摘要
《青春之歌》、《施洗的河》显示了 2 0世纪 50、90年代汉语言文学想象灵魂得救的不同方式。前者置于现代民族国家创建之初 ,面对建构历史理性神话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从国家意识形态和个人生活政治出发 ,将灵魂得救之途锁定在社会科学理性上。后者遭遇准后现代社会 ,形而上学的普适性、普世性被动摇 ,科学理性在解构化思潮中受到普遍质疑 ,俗世的神话破灭 ,人的无根性表现得触目惊心 ,于是 ,小说又将灵魂得救之途指向马太福音书。形而上学的上帝和圣经的上帝相继现身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3-89,共7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