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延河到施洗的河——50、90年代:想象知识分子灵魂得救的不同方式 被引量:3

From the Yanhe to the betowal washing river——In the years of 1950th and 1990th:To imagin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saving the intellectual' s soul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青春之歌》、《施洗的河》显示了 2 0世纪 50、90年代汉语言文学想象灵魂得救的不同方式。前者置于现代民族国家创建之初 ,面对建构历史理性神话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从国家意识形态和个人生活政治出发 ,将灵魂得救之途锁定在社会科学理性上。后者遭遇准后现代社会 ,形而上学的普适性、普世性被动摇 ,科学理性在解构化思潮中受到普遍质疑 ,俗世的神话破灭 ,人的无根性表现得触目惊心 ,于是 ,小说又将灵魂得救之途指向马太福音书。形而上学的上帝和圣经的上帝相继现身 。
作者 唐小林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3-89,共7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J].当代作家评论,1995(4):65-67. 被引量:94
  • 2陈永国著..文化的政治阐释学 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17.
  • 3杨沫,徐然著..爱也温柔 爱也冷酷 《青春之歌》背后的杨沫[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325.
  • 4洪子诚著..当代文学概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220.
  • 5林舟著..生命的摆渡 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295.
  • 6北村著..施洗的河[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254.
  • 7方谦,李平选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586.

共引文献93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