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起源等出发做简要的分析,意在揭示所得税会计的法律依据以及所引发的法律冲突。
出处
《会计之友》
2004年第3期46-47,共2页
Friends of Accounting
同被引文献29
-
1李伯圣.税收筹划:中国企业理财的新课题[J].税收经济研究,1996,13(4):7-10. 被引量:14
-
2石海军.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22(3):51-52. 被引量:6
-
3邓永勤.纳税服务体系中的税收筹划[J].涉外税务,2004(8):71-73. 被引量:1
-
4龙英锋.论避税行为的无效性及非法性[J].税务与经济,2004(6):52-54. 被引量:7
-
5陈少英,谢徽.避税行为非法性质疑[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10):47-50. 被引量:8
-
6[4]钱晟.税收负担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
7张中秀,王晓飞.影响税收筹划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分析[J].税收与市场调查,2003,(5). 被引量:1
-
8邵宇.税收政策和会计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Z].,.. 被引量:1
-
9翟继光.遗税与避税的心理分析[J].湖南税务,2002,(4). 被引量:1
-
10张守文.论税收法定主义.财税法网. 被引量:1
引证文献9
-
1吴良鸽,向味诗.某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63-64.
-
2胡顺义.关于所得税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5(4):231-232.
-
3贾娜.对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38-39. 被引量:3
-
4刘蓉.避税与反避税的三维视角[J].涉外税务,2006(12):40-44. 被引量:4
-
5张英馥.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07,26(10):190-192. 被引量:13
-
6薛芳.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及其应用[J].企业经济,2008,27(1):184-186. 被引量:4
-
7邵朱励.避税行为违法性探析——以《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为证[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0(2):34-37.
-
8李芳.浅谈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及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20):264-264. 被引量:2
-
9仇静琴.浅谈砼行业税收筹划[J].中国证券期货,2013,16(6X):159-160.
二级引证文献25
-
1罗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J].科技资讯,2007,5(28). 被引量:1
-
2李婕.企业关联方交易对企业缴税问题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8,0(18):65-65.
-
3韩灵丽.论避税行为的法律规制[J].税务研究,2009(4):67-70.
-
4李春磊.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9(15):238-238.
-
5蔡丹.浅议企业税收筹划[J].中国外资,2010(24):73-74.
-
6柴大江,李继民.企业投资活动税收筹划的建议[J].科技信息,2010(35):404-404. 被引量:1
-
7何祎.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税收筹划策略[J].现代商业,2011(30):257-257.
-
8王茜,王一兴.企业税收筹划战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2013(6):18-18. 被引量:2
-
9袁显朋.从建筑业营业税筹划中看税务会计师存在的价值[J].知识经济,2014(17):105-105.
-
10刘强.论企业反避税政策的若干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3):73-76.
-
1吕蕴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与改进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6,7(15):135-136. 被引量:5
-
2郑兴碧.浅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5(4Z). 被引量:2
-
3王彤.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强化医院经营管理分析[J].大江周刊(论坛),2013(4):46-46.
-
4陈少飞.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面面观[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6(3):61-62. 被引量:12
-
5张宝瑞.入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石化,2004(4):68-69. 被引量:1
-
6程旭升.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策略分析[J].经济视野,2016,0(7):133-134. 被引量:1
-
7李素芝,徐鹏.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体会[J].辽宁经济,2004(10):105-106.
-
8戴芳.管理审计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J].企业导报,2013(4):126-127. 被引量:3
-
9欧海燕.跨国收购中的法律冲突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7):31-35.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