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China Statistics
同被引文献19
-
1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3
-
2汤杰,高延鹏.消费者行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
3臧旭恒,刘大可.我国消费需求态势分析及政策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1999(1):21-26. 被引量:29
-
4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34(11):20-28. 被引量:205
-
5杜丹清.消费理念多元化视角下的流通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3(1):18-22. 被引量:17
-
6徐忠爱,唐平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消费热点[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6):20-23. 被引量:11
-
7刘文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J].经济学动态,2000(9):13-16. 被引量:122
-
8俞剑,方福前.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5):68-78. 被引量:92
-
9林晓珊.增长中的不平等: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层[J].浙江学刊,2017(3):112-120. 被引量:30
-
10李露.金融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J].学海,2017(3):214-21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0
-
1覃圣睿.信贷支持农村消费升级的路径思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7):240-241. 被引量:1
-
2丛屹,李艳丽.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兼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取向[J].城市,2009(4):3-7. 被引量:2
-
3张晓露.烂嘴角怎么办[J].饮食科学,2000(5):34-34.
-
4李佳.浅析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和趋势[J].赤子,2015(8):181-181.
-
5李梦思,张洋,闫炳琪,余旻昊.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区域性差异分析——基于北京与西北部地区的比较[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3(4):27-35. 被引量:2
-
6严晗.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耦合效应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18(6):52-60. 被引量:2
-
7郭闽榕.福建省外贸行业供给侧改革效应分析[J].特区经济,2021(2):44-47.
-
8吴兴梅.金融供给侧改革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耦合效应[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6):83-90.
-
9王春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消费拉动影响的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24):81-82.
-
10翁启伟,杨方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与流通产业的协同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3(2):13-17. 被引量:1
-
1严先溥.谈当前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的积极影响[J].上海投资,2004(4):7-12.
-
2贾永翠,吴蕙亭.加快包头市消费结构升级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J].内蒙古统计,2004(5):43-44.
-
3严先溥.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J].金融与经济,2004(1):6-10.
-
4严先溥.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J].消费经济,2004,20(1):46-49. 被引量:25
-
5严先溥.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J].中国发展,2005,5(1):25-30. 被引量:5
-
6刘慧勇.改善住行是未来强劲引擎[J].中国投资(中英文),2012(9):69-70.
-
7日本为何热衷于机器人产业[J].中国商界,2016,0(8):116-117.
-
8姜绍华.关于我国对外开放与产业保护的再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8(7):31-33.
-
9“十二五”扩大消费有三个重点[J].价格与市场,2011(4):20-20.
-
10冯昭奎.日本经济的中长期展望[J].日本学刊,1995(4):7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