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邢窑唐三彩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邢窑遗址发现的唐三彩标本和邢台墓葬出土的唐三彩器物,就邢窑唐三彩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邢窑唐三彩、河南唐三彩和陕西唐三彩的同异进行了比较。
作者
杨文山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8,共12页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关键词
邢窑遗址
唐三彩
邢台墓葬
河南
陕西
艺术风格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1
.邯郸陶瓷研究所化验[A].见程在廉.《论邢台的瓷土资源与历史利用》表2[C].,..
被引量:1
2
程在廉.《论邢台的瓷土资源与历史利用》表8[A]..《邢台历史经济论丛》[C].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第83页.表2见第76页、表3见第77页.
被引量:1
3
杨中强 程在廉.《论邢台的铁矿资源与历史冶炼》[A]..《邢台历史经济论丛》[C].,..
被引量:1
4
李国桢 陈乃鸿 邱凤娟 曾凤琴.《唐三彩的研究》表1、2[A]..《中国古冉瓷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被引量:1
5
李知宴 张福康.《论唐三彩的制作工艺》表1[A]..《中国古陶瓷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被引量:1
6
贾忠敏,贾永禄.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J]
.文物,1987(9):1-10.
被引量:38
7
王会民,张志中.
邢窑调查试掘主要收获[J]
.文物春秋,1997(S1):8-14.
被引量:31
8
邢台市志编纂工作委员会.《邢台市志》第二章《自然资源》:评审印稿上卷[M].,.第173页.
被引量:1
9
程在康《论邢台的瓷土资源与历史利用》表8,《邢台历史经济论丛》,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第83页.
被引量:1
10
程在康《论邢台的瓷土资源与历史利用》表2,《邢台历史经济论丛》,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第76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8
1
李焱.
简述唐代“南青北白”陶瓷文化[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11):18-20.
被引量:1
2
刘爽(执笔/绘图),申慧玲,李政,薛正雷(绘图),李延萍(绘图),李南(绘图).
河北邱县唐袁翼夫妇墓发掘简报[J]
.文物,2021(3):4-29.
被引量:4
3
李鑫.
隋唐五代时期白瓷制瓷技术的创新、流变与传播[J]
.南方文物,2019(5):258-265.
被引量:4
4
李鑫.
唐代早期白瓷的生产与流通[J]
.考古与文物,2021(3):92-101.
被引量:6
5
王睿.
早期白瓷装饰工艺初探[J]
.东方博物,2019(4):54-63.
6
申献友.
二十世纪河北省古瓷窑研究回顾[J]
.文物春秋,2000(6):19-33.
被引量:5
7
彭善国.
辽陶瓷形制因素论稿[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1):68-74.
被引量:5
8
马文宽.
中国古瓷考古与研究五十年[J]
.考古,1999(9):83-89.
被引量:8
9
石从枝.
介绍三件唐代邢窑三彩器[J]
.文物春秋,2002(6):56-57.
被引量:1
10
杨文山.
关于邢窑的文献记载问题[J]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2):107-11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92
1
李鑫.
唐代早期白瓷的生产与流通[J]
.考古与文物,2021(3):92-101.
被引量:6
2
彭善国.
定窑瓷器分期新探——以辽墓、辽塔出土资料为中心[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2):41-49.
被引量:17
3
秦大树.
论磁州窑与定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4):43-56.
被引量:22
4
刘新园.
景德镇宋、元芒口瓷器与覆烧工艺初步研究[J]
.考古,1974(6):386-393.
被引量:25
5
冯先铭.
有关临安钱宽墓出土“官”、“新官”款白瓷问题[J]
.文物,1979(12):27-28.
被引量:16
6
梅健鹰,李武英.
唐三彩[J]
.文物,1979(2):55-57.
被引量:4
7
冯先铭.
河南巩县古窑址调查记要[J]
.文物,1959(3):56-58.
被引量:20
8
郭仁.
关于青瓷与白瓷的起源[J]
.文物,1959(6):13-14.
被引量:8
9
冯先铭.
瓷器浅说(续)[J]
.文物,1959(7):67-71.
被引量:7
10
扬州唐城遗址1975年考古工作简报[J]
.文物,1977(9):16-30.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6
1
吴军明,吴隽,郑乃章,李其江,张茂林,邓泽群.
唐三彩黄釉与娇黄釉的比较研究[J]
.中国陶瓷,2010,46(9):21-23.
被引量:2
2
魏柳郁.
邢瓷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1):287-287.
3
黄信.
河北宋元考古——陶瓷篇[J]
.文物世界,2013(4):27-33.
被引量:2
4
郝雄飞.
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
.中国市场,2016(21):152-153.
5
赵子豪,郑建明.
21世纪以来唐三彩暨低温釉陶窑址考古新进展[J]
.文物天地,2020(4):100-106.
被引量:5
6
孙锦.
巩义窑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评[J]
.中原文物,2024(4):107-11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其江,张茂林,吴军明,吴隽,郑乃章.
明清以来景德镇陶瓷施釉工艺的演变研究[J]
.陶瓷学报,2012,33(3):401-404.
被引量:2
2
吴军明,丁银忠,李其江,张茂林,吴隽.
历代官窑霁蓝釉瓷的化学组成无损分析[J]
.光谱实验室,2013,30(5):2048-2054.
被引量:2
3
赵子豪,郑建明.
21世纪以来绞胎和绞釉陶瓷窑址考古新进展[J]
.文物天地,2020(8):90-95.
被引量:2
4
郝雪琳,郑建明.
21世纪以来铜红(彩)釉瓷窑址考古新进展[J]
.文物天地,2020(11):92-99.
被引量:1
5
侯珂.
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J]
.天工,2021(8):68-69.
6
王小蒙.
唐两京地区三彩制品的生产及工艺传播模式[J]
.考古,2021(8):92-101.
被引量:5
7
李鑫,秦大树,安雨桐.
定窑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综述[J]
.文物春秋,2022(1):23-40.
被引量:4
8
唐启迪,郑建明.
21世纪以来建筑用瓷和釉陶窑址考古新进展[J]
.文物天地,2022(6):90-100.
9
刘乃涛,刘思然,尚珩,吴同.
北京万泉寺遗址金代白瓷胎釉配方的锶同位素特征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36(3):52-62.
1
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出土瓷器窑具残片20余万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5):108-108.
2
杨文山.
隋代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初步分析[J]
.文物,1984(12):51-57.
被引量:18
3
马云霄,王会峰.
邢窑唐代大陶缸的出土与修复[J]
.大众考古,2015,0(12):73-77.
4
杨文山,林玉山.
唐代邢窑遗址调查报告[J]
.文物,1981(9):37-43.
被引量:11
5
杨文山,武素敏.
二十世纪中外学者对邢窑的研究[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1):94-105.
被引量:7
6
王仓西.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J]
.文博,1995(6):18-26.
被引量:6
7
贾忠敏,贾永禄.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J]
.文物,1987(9):1-10.
被引量:38
8
贾城会.
邢窑器物上的文化密码[J]
.当代人,2015,0(6):70-73.
9
申献友.
二十世纪河北省古瓷窑研究回顾[J]
.文物春秋,2000(6):19-33.
被引量:5
10
王永周,尹义坤,马龙.
三十年的坚守——记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张志忠[J]
.文化月刊,2014,0(9Z):90-93.
中国历史文物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