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肝郁证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肝郁证是中医脏腑证候中常见证候之一,也是中医肝病发病学的主要环节.近年来,为了探讨此证的实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其现代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
戴幸平
陈泽奇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年第1期77-78,共2页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关键词
肝郁证
现代研究
综述
分类号
R256.4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4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2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0
1
王霞灵,周大桥.
肝郁患者血清泌乳素测定临床意义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1995,17(5):53-54.
被引量:38
2
赵益业,刘承才.
肝郁证的免疫学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1):28-32.
被引量:78
3
赵玉秋,陈国林,陈泽奇,罗团连,张海南,李广成,李晓春,李玉玲,李一翔,蒋荣鑫.
中医肝脏证候构成的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3):53-55.
被引量:5
4
吕志平.
“肝郁”大鼠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及逍遥散的保护作用[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3):199-201.
被引量:49
5
陈泽奇,胡随瑜,刘盛.
肝气郁结证患者焦虑、抑郁测量结果分析[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1):4-5.
被引量:29
6
陈泽奇,李学文,陈国林,赵玉秋.
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分析[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18(1):3-4.
被引量:22
7
陆明霞.
针刺疏肝理气法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30-33.
被引量:9
8
刘晓颖,陈小野,李卫红,邹世洁,安威.
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31-34.
被引量:26
9
尹浩军.
肝气郁结证的实验研究近况[J]
.国医论坛,1996,11(2):45-48.
被引量:7
10
陈泽奇,陈国林,金益强,黎杏群,李家邦,胡随瑜,赵玉秋,石林阶,李学文,张翔,陈昌华,鄢东红.
肝气郁结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10):21-23.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74
1
李凤文,须惠仁,张问渠,温天明,傅湘琦,王安民,杨云,孙恩亭,谢小冰,成伊竹,阚甸嘉,陆广莘,鄂征.
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1,32(10):46-48.
被引量:61
2
朱虹,王树槐,王晓铃,张亚东,葛玲.
肝阳上亢证植物神经功能及其递质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3):3-5.
被引量:24
3
刘红云.
70例肝郁证甲皱微循环变化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3,9(4):16-16.
被引量:6
4
陈家旭.
肝脏实质的研究概况[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3):50-52.
被引量:22
5
王子梅.
ACTH激素分泌调节新进展[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4,14(4):171-174.
被引量:26
6
洪文旭.
肝实质的现代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1994,23(5):50-53.
被引量:12
7
王蕾.
肝调节血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2):91-93.
被引量:18
8
严灿,张斩春,邓中炎.
肝主疏泄免疫学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36-38.
被引量:49
9
魏雅川,卢贺起.
“肝”与前列腺素E、F的关系[J]
.中医杂志,1995,36(2):107-109.
被引量:12
10
陈泽奇.
肝气郁结证临床实验指标研究现状及展望[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5,1(1):27-2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27
1
陶彦林,沈漫,黄菲.
中医肝郁证与抑郁症的“疏肝解郁”之道:青年人心理健康新视角[J]
.心理月刊,2023(24):237-240.
被引量:1
2
刘晓芳,韩延华,王清仪,朱小琳.
韩氏妇科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免疫性不孕的发病和治疗[J]
.四川中医,2022,40(5):8-11.
被引量:1
3
胡鑫才.
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2):212-214.
被引量:2
4
胡若璐(综述),王小颖(综述),张彤(审校),赵文军(审校).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脏腑辨证角度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4,30(3):261-265.
5
吴秀艳,秦爱东.
从肝论治支气管哮喘[J]
.陕西中医,2005,26(1):47-49.
被引量:16
6
张炜,金季玲.
丹栀逍遥散联合心理疏导治疗高催乳素血症32例[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111-112.
7
黄河清,李大治,卢峰,陆顺意.
肝气郁结型发作期哮病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初步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07-108.
8
杜巧琳.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纂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9):57-58.
9
王虎平,邢喜平,张雯娟,吴红彦.
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68-2470.
被引量:15
10
吴先哲.
论心理应激与肝失疏泄的辩证关系[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7):445-44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2
1
周惠芬,王玲玲,衣运玲,王耀帅.
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优势[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1-5.
被引量:54
2
霍清萍.
从肠易激综合征脑肠轴学说谈肝郁脾虚病理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5):318-320.
被引量:21
3
贾蕾蕾,王晓娟,王玲玲,李小月,郄秋红,钱连香,杜建杰.
中医五脏病与情志关系的调研[J]
.医学与哲学,2005,26(12X):71-71.
被引量:5
4
张莉君,赵红.
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6):15-17.
被引量:18
5
李振海,易受乡.
脑肠肽与针刺镇痛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08,14(5):113-115.
被引量:11
6
常东,樊亚巍,陶永胜,李辉,何方,张东坡.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虚实证型与血浆脑肠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5):299-301.
被引量:8
7
常东,樊亚巍,陶永胜,李辉,何方,冯春霞.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5):19-20.
被引量:17
8
梁宜,方剑乔.
5-羟色胺痛觉调制与针灸镇痛相关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8):492-495.
被引量:50
9
潘萍,郭义.
肥大细胞是针刺效应信号放大的关键因素之一[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2):2066-2068.
被引量:44
10
王振宇,孙忠人,刘睿姝.
神经肽-细胞因子网络在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相关性中的作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2):297-29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李浩,孙建华.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概况及机制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30-43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智浩,杜元灏,黎波,王栩.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证据[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338-341.
被引量:10
2
占道伟,孙建华,徐陆周,吴晓亮.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穴位机制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583-586.
被引量:8
3
刘敏,徐亚莉.
针刺结合按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8例[J]
.河南中医,2013,33(1):116-117.
被引量:3
4
冷金成,张微,李思宇,田珍,李瑛.
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与脑肠互动[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1142-1145.
被引量:20
5
田亚欣,唐旭东,王凤云,张北华,程正义.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5,10(7):994-997.
被引量:7
6
黄家兴,梁海雄.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0):9-9.
被引量:11
7
李朝晖,谭玉民,闫计召,王明波.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156-157.
8
韦东.
针刺配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6例[J]
.广西中医药,2018,41(1):25-26.
被引量:3
9
李宗波.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5,7(6X):95-95.
被引量:3
1
栾胜军.
学习医家张元素的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3):109-110.
2
郝世凤,张小霞,许晓波.
肝郁动物造模方法及病理改变[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20-21.
被引量:4
3
贺志有,张帆.
常用脾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10-111.
被引量:11
4
张爱华.
肝郁证实验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09,24(5):983-984.
被引量:1
5
李建,刘恩顺,孙增涛,杨英伟,郑莉.
204例ALI/ARDS患者脏腑证候分布及肺肠相关特征的临床调查[J]
.世界中医药,2014,9(8):1008-1010.
被引量:6
6
贾春华,王庆国,王永炎,黄启福,鲁兆麟.
从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看脏腑证候与方证概念转换间的逻辑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5):298-300.
被引量:3
7
王国玮.
气分药在肝炎治疗中的使用[J]
.北京中医,2006,25(9):540-542.
被引量:3
8
张国霞,王玉兴,杨雪梅.
脏腑辨证沿革研究的思考[J]
.江苏中医药,2006,27(8):9-11.
被引量:5
9
于丰彦,周福生.
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1):57-59.
被引量:3
10
刘瑞鑫.
浅表易水学派脏腑辨证学说的发展传承[J]
.现代养生,2016,0(8):66-67.
被引量:1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