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丰富南乐的舞台表现力——关于南音乐舞《长恨歌》创作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
1
the Staging Epression of Wonderful Southern Music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南乐是目前中国流传下来的四大古乐之一,它源于唐,传于宋,盛行于明清,已有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古音乐的"活化石".南乐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侨、华人聚居地,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放以后,在政府的扶持下,南乐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是保留传统,一方面是推陈出新.无论是保留传统,还是发展南乐,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令海内外华人折服.
作者
学文
出处
《福建艺术》
2004年第1期56-57,共2页
Fujian Arts
关键词
南音乐舞
《长恨歌》
艺术审美
音乐表现力
改革
舞台美术
分类号
J705 [艺术—舞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1
张昊.
缓歌慢舞凝丝竹——“梨园戏”舞蹈探究[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3):36-40.
被引量:4
2
田湉.
台湾汉唐乐府“梨园舞蹈”形式考[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3):36-41.
被引量:11
3
郑长铃,黄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从南音新作《凤求凰》创演谈起[J]
.曲艺,2017(4):15-18.
被引量:3
4
郑长铃.
两岸南音文化传承传播中的“再创造”比较研究[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36(1):11-27.
被引量:3
5
林立策.
南音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调适——以南音新作《凤求凰》为例[J]
.中国艺术时空,2019(3):42-50.
被引量:2
6
吴世安.
致力南音传统的延续——南音乐舞《长恨歌》创作引起的思考[J]
.福建艺术,2004(1):58-5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杨春祥.
从南音的舞台化创作现状谈非遗的当代传承与创新[J]
.艺术大观,2019,0(5):30-30.
1
马列,刘涛.
南音乐舞《长恨歌》创作思考[J]
.福建艺术,2005(1):58-58.
2
傅琳琳.
浅析南音乐舞社会认可度[J]
.魅力中国,2014(10):72-72.
3
董凤雪.
南乐五花营狮子舞的独特性及保护[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3):134-137.
4
张春侠.
南音: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J]
.中国报道,2015(12):88-89.
被引量:1
5
郑欣淼.
南音、古画与故宫的金秋飨宴[J]
.福建艺术,2007(6).
6
吴少静.
对南音乐舞创新表演形式的思考——以台湾南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为例[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4):55-59.
被引量:3
7
黄永碤.
金色的布拉格[J]
.福建艺术,2004(6):62-63.
8
吴世安.
致力南音传统的延续——南音乐舞《长恨歌》创作引起的思考[J]
.福建艺术,2004(1):58-59.
被引量:2
9
白勇华.
当传统艺术邂逅新媒体——《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学术研讨会综述[J]
.福建艺术,2008(5):26-29.
10
李晖.
宁静致远——台湾汉唐乐府的南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J]
.福建艺术,2008(6):13-14.
被引量:1
福建艺术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