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毒性及毒药的应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药及其制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在其卓有成效的医疗作用瞩目于世的同时,其中毒及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上述报道已有四百多篇。因此,对中药毒性及毒药的应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中药毒性1.中药毒的含义:从文献记载看,在周代。
作者
祁公任
机构地区
南京药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1987年第2期61-63,共3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毒性
毒药
附子
乌头属
毒性成分
乌头碱类
金医要略
中药大辞典
有毒成分
人参
补气药
广豆根
本草经集注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细辛
辛温解表药
药物配伍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20
1
韩新民,陈玉生,林有矞,丁建弥,陈万彬,杨藻震,沈筱同,林加宝.
四逆汤对麻醉家兔低血压状态升压效应的初步拆方研究[J]
.中成药,1983(2):26-28.
被引量:38
2
金若敏,李仪奎,朱申成,吴洁.
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作用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6):3-5.
被引量:19
3
裴妙荣,梁秀如,廖晖,杨文珍,王世民.
薄层扫描法对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分析[J]
.中成药,1993,15(6):33-35.
被引量:40
4
王浴铭,张君增,朱风云,刘伟,杨云,范全民,王.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2):115-118.
被引量:64
5
吴伯平.必须重视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5(1):11-11.
被引量:14
6
李在邠,李松风,田秋芬,陈小燕.大黄附子汤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88(11).
被引量:1
7
李兴培.蒲辅周附子运用二十三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11).
被引量:1
8
许信国.经方附子应用的探讨[J]北京中医,1986(03).
被引量:1
9
焦东海,张国华,秦俊法,朱长民.重用生地治疗心律失常[J]中医杂志,1984(07).
被引量:1
10
朱祯禄,邢蜀林,李谷霞,丁建新,徐万超.附子不同程度的水解对毒性及药理作用的影响[J]重庆医药,1984(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李恩来,许明山,潘秀芳.
中药称量误差对药效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230-232.
被引量:1
2
于书贵.
毒药治病机理初探[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5):10-11.
3
刘朱岩.
附子与5种中药配伍抑毒增效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6):381-385.
被引量:31
4
袁久荣,袁浩.
中药配伍与化学关系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8):8-9.
被引量:23
5
戴春福,张明选,葛莉,孙守芳.
温病血分热瘀证治的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3):46-47.
被引量:4
6
林玉贞.
中药毒性观的历史嬗变[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3):50-5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金敏.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和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01-102.
2
何军,梁国刚.
配位化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77-80.
被引量:7
3
宋美珍,俞捷,包·照日格图.
浅谈中药配伍减毒及现代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2(2):51-53.
被引量:4
4
曾灵娜,王伽伯,张萍,赵艳玲,李宝才,刘斐斐,楚笑辉,肖小河.
中药调剂规范化研究(Ⅲ):含不同类型成分的中药对大黄蒽醌煎出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02-206.
被引量:8
5
罗昌国,张瑞贤.
近20年附子超大剂量应用概况[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96-99.
被引量:16
6
朱林平,徐宗佩.
附子增效减毒配伍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5,27(7):820-822.
被引量:17
7
郑效勇.
论企业管理制度的软化[J]
.经济师,2005(10):164-165.
8
郑春英,李庆勇.
甘草解毒作用研究概况[J]
.黑龙江医药,2006,19(4):246-247.
被引量:4
9
潘见,袁传勋,戴郁青.
葛根素配位特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4):562-565.
被引量:4
10
关卿,李嫣.
浅议中药毒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医药信息,2006,23(6):29-31.
被引量:3
1
金锐.
看待中药毒性 厘清三大误区[J]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18,0(2):66-67.
2
吴家祥,彭显俊.
中药所致不良反应84例分析[J]
.中国药房,1992,3(4):29-30.
被引量:5
3
方辉,刘梅生,张振财.
由乳宁颗粒致新的严重不良反应1例浅谈中成药不良反应[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B12):123-124.
4
欣浪.
8类人不适合泡温泉[J]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8,0(2):45-45.
5
李祖莉.
中药毒性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0):9885-9885.
6
杨文龙.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序贯替吉奥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J]
.淮海医药,2018,36(1):16-17.
被引量:4
7
陈育煌,张志山,祁银德.
手机软件助力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教学[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27-28.
被引量:1
8
王建荣.
刍议消化性溃疡安全用药管理[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2):96-97.
9
黄惠萍.
药疹的辨证论治[J]
.江西中医药,1999,30(5):20-20.
被引量:1
10
张旭东,李景龙.
临床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
.河北中医,1995,17(5):34-35.
中医杂志
198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