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灯塔的景观叙事与中国的地理想象(1856—1936)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灯塔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既是人类视觉和意识的焦点,也是特定社会经济构成的意义和记录,并能以图像为中介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关系转化为叙事形式。晚清以降,中国的地理想象处于持续的变动和重构之中,西方人或殖民机构首先借'灯塔'建构了图像霸权,扩张了殖民权威,民众则在西方优越的话语论述中不断生产集体记忆,并逐渐绘制簇新的'认知地图'。最终,在政府威权的统摄和整合下,'灯塔'趋同于'领土/主权'的国家符号或革命的叙事话语。景观成为不同社会群体争夺的对象,而由此衍生的'地理想象'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社会关系的重构和景观再生产。
作者 曹瑞冬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8年第2期60-78,共19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 相关文献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