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辐射沙脊群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辐射沙脊群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单元,其形成区域范围内潮流及波浪等水动力条件复杂,常分布于陆海相互作用的地带,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辐射沙脊群的研究历程,后从研究方法、形成机理等方面入手对辐射沙脊群进行了简要说明,继而针对相应海域内潮流、波浪特性以及潮动力作用下沙脊群演变情况的研究进行了说明。
作者
刘博
机构地区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第7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辐射沙脊群
潮流沙脊
潮动力
分类号
P737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卢惠泉,吴承强,许艳.
闽江口外潮流沙脊群特征与成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34(2):27-36.
被引量:11
2
杨耀中,孔得雨,葛黎丽.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2013,11(12):143-143.
被引量:4
3
陈橙,王义刚,黄惠明,袁春光.
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J]
.水运工程,2013(8):17-2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万延森.
江苏近海辐射状沙脊地貌的发育[J]
.地理研究,1988,7(2):41-49.
被引量:10
2
张长宽,张东生,张君伦,王震.
Tidal current-induced formation——storm-induced change——tidal current-induced recovery——Interpretation of depositional dynamics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1999,42(1):1-12.
被引量:17
3
李从先,张家强,杨守业,范代读.
Characteris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subaerial tidal sand body in Subei coastal plain[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1999,42(1):52-60.
被引量:1
4
何华春,邹欣庆,李海宇.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烂沙洋潮流通道稳定性研究[J]
.海洋科学,2005,29(1):12-16.
被引量:18
5
朱大奎,龚文平.
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西洋水道的稳定性分析[J]
.海洋通报,1994,13(5):36-43.
被引量:17
6
杨治家,李本川.
江苏沿海辐射状沙脊群的动态变化[J]
.海洋科学,1995,19(4):63-67.
被引量:7
7
陈报章,李从先,业治铮.
冰后期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及其环境演变[J]
.海洋学报,1995,17(1):64-75.
被引量:19
8
喻国华,陆培东.
江苏吕四小庙洪淹没性潮汐汊道的稳定性[J]
.地理学报,1996,51(2):127-134.
被引量:20
9
吴永森,李日辉,吴隆业,吴碧君,辛海英.
苏北近岸水域“五条沙”侵蚀发育的卫星监测[J]
.海洋科学进展,2006,24(2):188-194.
被引量:5
10
侯庆志,徐敏,陆培东.
辐射沙洲南翼“水道-沙洲”系统与西太阳沙的稳定[J]
.海洋科学,2006,30(6):16-2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2
1
袁勋.
闽江口—马祖海域地质条件对榕马大桥规划建设影响研究[J]
.福建地质,2021,40(3):239-248.
2
王晴,李熙,黄惠明,王义刚.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近岸风浪场的影响[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90-96.
被引量:1
3
王鑫浩,葛小平,丁贤荣,李森.
辐射沙脊群时空信息集成系统设计[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32(4):133-138.
被引量:1
4
王义刚,张薇娜,黄惠明,陈橙.
辐射沙脊群泥沙来源及输运研究综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35(5):59-67.
被引量:7
5
杨耀中,梁晓红.
江苏省条子泥围垦对周边海域浊度影响分析[J]
.科技资讯,2015,13(11):118-118.
6
李岚,丁贤荣,葛小平,康彦彦.
辐射沙脊群蒋家沙西段地貌演变特征[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4):366-370.
被引量:3
7
马洪羽,丁贤荣.
江苏岸外条子泥潮滩地形遥感遥测模拟[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1):78-83.
被引量:4
8
姚静,陶建峰,杨洁,李云良.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潮汐通道水流输运示踪模拟[J]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3):406-415.
被引量:1
9
龚松柏,高爱国,林建杰,朱旭旭,张延颇,侯昱廷.
闽江下游及河口悬浮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7,39(6):826-836.
被引量:6
10
马晓红,韩宗珠,毕世普,胡刚,张勇,徐承芬.
闽江河口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与物源示踪[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38(1):87-9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3
1
赵保仁,方国洪,曹德明.
渤、黄、东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J]
.海洋学报,1994,16(5):1-10.
被引量:121
2
张占海,吴辉碇.
渤海潮汐和潮流数值计算[J]
.海洋预报,1994,11(1):48-54.
被引量:20
3
沈育疆.
东中国海潮汐数值计算[J]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0,10(3):26-35.
被引量:59
4
庄克琳,毕世普,刘振夏,苏大鹏.
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25(2):1-9.
被引量:9
5
张衡,朱建荣,吴辉.
东海黄海渤海8个主要分潮的数值模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1-77.
被引量:25
6
李培良,李磊,左军成,陈美香,赵玮.
渤黄东海潮能通量与潮能耗散[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5):713-718.
被引量:12
7
佟景全,雷方辉,毛庆文,齐义泉.
不考虑局地引潮势的南海正压潮能通量与潮能耗散[J]
.热带海洋学报,2010,29(3):1-9.
被引量:6
8
倪培桐,韦惺,吴超羽,刘欢.
珠江河口潮能通量与耗散[J]
.海洋工程,2011,29(3):67-75.
被引量:10
9
谢东风,高抒,潘存鸿,唐子文.
杭州湾沉积物宏观输运的数值模拟[J]
.泥沙研究,2012,37(3):51-56.
被引量:13
10
朱学明,刘桂梅.
渤海、黄海、东海潮流、潮能通量与耗散的数值模拟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2,43(3):669-67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陈元杰,程鹏.
东中国海潮能通量与耗散的数值模拟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9(1):61-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华,温茜茜,彭世球.
莫桑比克海峡及其邻近海区正压潮流数值模拟与能量收支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2021,40(2):7-16.
2
陈元杰,程鹏.
中国东部海域潮汐余流特征及其动力分析[J]
.海洋通报,2021,40(4):396-409.
被引量:3
1
陆地水文与海洋水文[J]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0(1):12-12.
2
孟庆奎,周德文,高维,杨怡,陈浩,王晨阳,李健,朱彦珍.
国内外航磁补偿技术历史与展望[J]
.物探与化探,2017,41(4):694-699.
被引量:7
3
肖楠,珠正,周宇渤,顾效源.
江苏港JC-1203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30(4):97-103.
4
赵永印,于广年,赵家强,邢顺敬.
三亚新机场人工岛工程波浪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7(3):194-196.
被引量:3
5
白博,秦志亮,于婷.
地震相干体算法研究与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2):87-89.
被引量:2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