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晕厥、心律失常、右室扩张、心衰、心源性猝死,在很多患者中也可以没有症状表现,因此,ARVC的严重程度多不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呈正比〔1〕。近年来人们对ARVC的分子遗传学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ARVC是一种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2〕。特别是对盘状球蛋白(PG)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611-661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0133
81200088
81470387)
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