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蒲松龄大半生境况艰难,促使他以神怪之文体抒发悲愤和寄托文士理想,一则表现大众趋善求仁的共性需求,二则表现部分士林等辈相对个性化的人生诉求。但正是在《聊斋志异》长期的搜集、改编、结集、增补的过程中,他的精神状态渐渐由极度压抑痛苦趋向平和舒展,最终找到了一条超越生活痛苦的精神出路,使自己在晚年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与充实。
出处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2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2009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911-08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