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瘗鹤铭》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栈道岩上,后因雷击石崩,坠入江中,鲜为人知。至北宋年间,因冬季水枯石露,有人发现石刻,经论证方知是《瘗鹤铭》。消息传出,前来探视者渐多,有的鉴赏寄情,有的仰面捶拓,有的凿字而去。该石刻不仅得不到保护,而且不断流失、受损。至清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曾任江宁、苏州知府,当时谪居镇江的长沙人陈鹏年募工从江中捞出残石五方,经清理排列,在焦山定慧寺左侧建亭保护,一九六一年移置焦山碑林。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0-32,共3页
Chinese Calli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