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灾难谣言成功传播的原因及应对——以2012“世界末日”谣言传播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灾难谣言主要是指与灾难有关的谣言,包括自然灾难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灾难。灾难谣言成功传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权威出处和科学解释是理论形态,事件重大和模糊传播助长其传播效应,恐慌共鸣和各方造势内外结合则是成功传播的关键因素。有效应对灾难谣言需要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合作。政府要提升公信力,完善辟谣机制;媒体要加强社会责任,正面引导舆论;公众要提升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理性对待谣言。
作者
刘晓岚
李爱哲
机构地区
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出处
《中国报业》
2013年第1X期115-116,共2页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关键词
灾难谣言
成功传播
传播原因
有效应对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施爱东.
灾难谣言的形态学分析——以5.12汶川地震的灾后谣言为例[J]
.民族艺术,2008(4):28-45.
被引量:25
2
熊永新.
公共安全危机中谣言传播现象透析[J]
.新闻界,2002(6):17-19.
被引量:13
3
胡钰著..大众传播效果 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24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曾宪植.
P&G力战谣言[J]
.国际新闻界,1991,13(2):38-38.
被引量:1
2
陈焱.
从汶川到唐山:灾后社会样本参照[J]
.新世纪周刊,2008,0(16):62-65.
被引量:2
3
左颖.
“非典”初期诸多谣言[J]
.法律与生活,2003(11):52-53.
被引量:1
4
汪福田.扬州多次发生地震谣言的原因分析[J].地震学刊.1988(04)
被引量:1
5
仇克询.一次地震谣言的调查[J].山西地震.1987(03)
被引量:1
6
苏公望,张君仪,李锦芳,王祖康.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谣言事件概况及对策[J].国际地震动态.1986(12)
被引量:1
7
[美]奥尔波特等著,刘水平等译.谣言心理学[M].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被引量:1
8
陈焕新编写.地震谣言[M]. 地震出版社, 1990
被引量:1
9
.
被引量:1
10
http://blog.sina.com.cn/shengaoyuanxiansheng .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4
1
吕慧敏.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三重证据”法[J]
.艺术与民俗,2020(1):63-68.
被引量:1
2
冯桂珍,张培,吴建华.
危机状态下的信息污染及其防治[J]
.情报科学,2004,22(10):1268-1271.
被引量:2
3
柴义江.
面对公共安全危机时的大众传媒[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68-70.
4
殷玉平.
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及其应对[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0(4):47-51.
被引量:6
5
辛文娟.
浅析新媒体时期灾难谣言的控制与防范——基于日本震后“抢盐事件”中谣言的传播学分析[J]
.新闻知识,2012(1):29-30.
被引量:2
6
谢继华,叶继武.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政府应对策略——以汶川“5·12”大地震为例[J]
.科教导刊,2012(5):233-235.
被引量:4
7
兰月新.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57-61.
被引量:36
8
刘丽,庄滨滨.
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研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2):42-44.
被引量:3
9
郭思宇,张艺萱.
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协作机制探究——以危害公共安全案件为例[J]
.大江周刊(论坛),2013(2):142-143.
10
苏国强,兰月新.
基于SIR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扩散模型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13,29(4):90-92.
被引量:19
1
刘晓岚,李爱哲.
灾难谣言成功传播的原因及应对——以2012世界末日谣言传播为例[J]
.新闻界,2013(9):26-27.
2
赵振花.
微博中灾难谣言的传播与对策[J]
.传媒,2013(8):76-78.
被引量:1
3
潘天翠.
媒体运行的质量是奥运会成功传播的关键——访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J]
.网络传播,2008(3):26-28.
4
王小雨,李自,刘子菱.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6X):44-44.
被引量:2
5
宗七兵:传媒新视角[J]
.经理人,2010(4):125-125.
6
傅学德,夏明桢.
从群体传播看分众传播[J]
.新闻世界,2008(B04):83-84.
7
严励,胡冯彬.
新媒体时代的灾难谣言研究[J]
.新闻界,2009(6):107-108.
被引量:7
8
李卓文.
从《我是歌手3》看多屏时代真人秀节目的传播策略[J]
.新媒体研究,2016,2(17):15-16.
被引量:2
9
杨超.
从《某日报》关于“书博会”报道看纸媒大型活动的内容传播[J]
.商,2016,0(28):233-233.
10
蔡晨.
关于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实践探索[J]
.今传媒,2013,21(7):131-133.
被引量:41
中国报业
2013年 第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