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增加农民收入与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初探
被引量:
2
Increase Farmer Income and Narrow Town-Country Spatial Differenc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日益严重。探讨当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现状和成因 ,提出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分析对策 ,有利于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作者
赵国欣
机构地区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城乡二元经济
经济结构
体制
中国
乡镇企业
农村
农民负担
劳动力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卢佳华,王洪波,刘媛媛.
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J]
.农村经济,2003(3):40-41.
被引量:8
2
单玉丽.
应用高新技术 促进福建农业结构调整的探讨[J]
.亚太经济,2002(2):62-66.
被引量:4
3
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12.
4
张毅,张颂颂编著..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76.
5
张改清,王万山.
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策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1):29-32.
被引量:8
6
伊宝德,刘耀.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03(3):45-50.
被引量:3
7
高俊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经济师,2003(3):168-16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农村经济绿皮书.2000-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65-172.
被引量:1
2
黄玫 刘水瑛.各地专家共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道路[R].新华网,2001-11-20.
被引量:1
3
[4]《福建省农业统计资料(1949-1981)》,福建省统计局,1982年4月出版.
被引量:1
4
[3]根据《福建农村经济年鉴-2001》第51、54、107、204、267页及《福建农业50年》整理.
被引量:1
5
.《福建农业50年》 .,..
被引量:1
6
尚启君.
我国能否跨越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J]
.管理世界,1998(3):69-73.
被引量:26
7
林秀贞.
省级农科院科技改革与发展对策的探讨[J]
.福建农业学报,2000,15(S1):82-87.
被引量:1
8
万忠兵.
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回顾与分析[J]
.调研世界,1998(11):37-39.
被引量:8
9
杨启先.
城市化:解决结构性矛盾与“三农”问题的关键[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2(4):3-7.
被引量:6
10
朱志明.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决农民增收问题[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2(4):12-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5
1
吴武英.
城乡差距研究综述[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66-69.
被引量:8
2
张小青.
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与制度创新[J]
.北方经贸,2004(11):123-125.
被引量:6
3
王巧丽.
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对策[J]
.中国商界,2010(11):152-153.
4
张云逸,肖红娟,陈蕾.
用新型工业化谋划三农问题的解决[J]
.农业与技术,2005,25(4):4-5.
被引量:1
5
杨天和,褚保金.
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探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5.
被引量:1
6
尹冬波,王文彦.
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27(4):143-147.
被引量:2
7
马昊,董杨,都沙.
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困境分析[J]
.特区经济,2006(12):247-249.
8
赵丽芳,张永杰.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现代农业,2007(2):44-45.
被引量:1
9
赵久英.
对于提高农民素质问题的探讨[J]
.黑河学刊,2007(3):27-28.
10
楼裕胜.
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问题探讨——基于动态计量模型的再分析[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48-5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53-61.
被引量:2
2
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被引量:11
3
农业部课题组.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4
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被引量:6
5
约瑟夫·熊彼特,1990.《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被引量:7
6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08页.
被引量:1
7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序1”,第1页.
被引量:1
8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64、162页.
被引量:9
9
吉尔德.《财富与贫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48页.
被引量:1
10
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胡凤飞,蒋敏敏.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44-46.
2
马红光.
路径依赖——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制度变迁的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2008(4):36-3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蓬.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的分析与思考[J]
.乡镇经济,2008,24(11):8-11.
被引量:2
2
杨宇,张小雷,雷军,董雯.
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及动力机制研究[J]
.人文地理,2010,25(2):134-139.
被引量:11
3
曹海英.
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7):39-40.
被引量:5
4
郑义.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10,21(6):3-8.
被引量:13
5
张建会.
全运会制度60年演变(1949—2009)——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10-19.
被引量:10
6
刘忠林.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及对策——以江西为例[J]
.大江周刊(论坛),2012(6):79-80.
1
陈永苗.
城乡二元差距不该用市场之手拉近[J]
.上海国资,2009(8):78-78.
2
唐树军.
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品牌,2014(4):18-18.
3
刘琳.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机遇和挑战[J]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214-214.
被引量:2
4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J]
.半月谈,2004(4):1-1.
5
一定要把农民增收工作做好[J]
.农村工作通讯,2004(4):5-5.
6
周磊.
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原因及对策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2):36-37.
7
康松,陈斐.
农业发展新阶段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
.宜春学院学报,2001,23(1):79-81.
8
杨平,何小卫,李贤胜.
宣城市耕地抛荒成因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5-6.
被引量:1
9
吴阿如,陈一峰.
关于清理镇村两级不良债务工作的初步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2006,5(29):68-69.
10
范廷芳.
煤炭企业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2(16):33-34.
被引量:1
改革与战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