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辉绿岩与玄武岩的路用性能比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沥青路面工程中玄武岩作为粗集料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辉绿岩的使用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辉绿岩和玄武 岩的基本性能和化学成分的介绍来比较二者物理性能,并通过对两种岩石在路用性能试验结果的对比来尝试探索 辉绿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许志鸿
蔡氧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试验室
出处
《上海公路》
2003年第4期13-15,共3页
Shanghai Highways
关键词
辉绿岩
玄武岩
沥青路面工程
筑路材料
混合料级配设计
级配组成
抗水损害能力
动稳定度
马歇尔试验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4
1
孔令云.
水界高速公路石灰岩、砂岩试验路段研究[J]
.公路交通技术,2008,24(z1):46-49.
被引量:5
2
张基成,张海.
辉绿岩与玄武岩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4):207-209.
被引量:6
3
王联芳.
GTM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2006,28(5):4-6.
被引量:1
4
李智,张肖宁,徐伟.
不同石料SMA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J]
.公路,2006,51(12):168-171.
被引量:9
5
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2004..
被引量:2231
6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被引量:47
7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S].,..
被引量:958
8
张登良.沥青路面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94-421.
被引量:6
9
Mark Buncher. Life Cycle Cost Analysis of Engineered Pavements Understanding the True Costs and Saving with Modified Binders[-C]. Kansas.AMAP Annual Meet- ing, 2005.
被引量:1
10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2011.
被引量:252
引证文献
7
1
杜海龙,刘涛,王维红.
石灰、抗剥落剂对玄武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67-69.
被引量:4
2
易波.
石灰岩和玄武岩在SMA中的适应性比较[J]
.交通标准化,2011,39(12):103-106.
被引量:4
3
秦仁杰,喻鹏,刘朝晖,陈昌宇.
辉绿岩碎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
.中外公路,2012,32(5):224-228.
被引量:4
4
冯晓萍.
辉绿岩沥青混凝土AC-13C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
.山西建筑,2015,41(16):109-111.
被引量:1
5
吴伟.
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路面石料应用概述[J]
.福建交通科技,2016(2):12-15.
被引量:1
6
孔令云,唐樊龙,徐燕.
不同岩性集料的抗滑耐磨性能及应用研究[J]
.公路,2016,61(12):35-41.
被引量:4
7
侯云芬,刘锦涛,郑东昊.
不同机制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及机理分析[J]
.新型建筑材料,2019,46(3):74-7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张尤平,韩冰.
安山岩玄武岩在沥青下面层的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6):116-120.
2
李菁,路凯冀,张尤平.
安山玄武岩在六武高速公路下面层的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10):24-28.
3
吴佳林.
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2,41(3):38-41.
被引量:17
4
任相立,徐强.
试析沥青抗剥离剂在农村公路路面面层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6):45-45.
5
李立,孙凌,刘广信,石宏斌,邢姣秀,王颖,曹剑平.
玄武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3,27(4):28-30.
被引量:2
6
陈曦,马士宾.
基于石灰岩的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
.交通标准化,2014,42(5):101-103.
被引量:1
7
秦仁杰,刘泽亮,周帅,李念,李新宇.
石粉对低强度砼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机理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4(3):106-109.
被引量:2
8
孔令云,徐燕,成志强.
温度对集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
.公路,2015,60(1):170-173.
9
常金科,张坤.
玄武岩机制砂配制C50高强混凝土研究[J]
.公路,2020,65(12):194-196.
被引量:1
10
虞将苗,杨倪坤,于华洋.
道路高性能沥青超薄磨耗层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2(7):2287-2298.
被引量:55
1
孙杰,程相华,张肖宁,向晋源.
微表处在重交通高速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27(4):49-51.
被引量:4
2
叶培春,黄祯敏,易会勇.
浅述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离析防治措施[J]
.江西公路科技,2016,0(2):56-57.
3
刘胜全,汪玉霜,王尧.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断级配设计[J]
.公路,2016,61(7):250-254.
被引量:2
4
胡红波,钟正强.
贝雷法进行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的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09(3):80-82.
被引量:3
5
解钧.
浅析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
.四川水泥,2015(6):292-292.
被引量:3
6
黄明,黄卫东.
级配对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S1):73-75.
被引量:3
7
李展,钱振东,彭广银.
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铺装层混合料级配设计[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9(1):120-124.
被引量:2
8
任庆福.
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的思考[J]
.山西交通科技,2008(6):18-20.
9
薛书永.
贝雷法在LSAM混合料级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世界,2010(15):246-248.
被引量:1
10
朱昆,扈惠敏.
基于抗剪切性能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8):974-977.
被引量:6
上海公路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