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城市化角度看公共艺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前进,不同角度和立场的人们都看到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它既承载了城市文化特色又代表了市民意识,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共性的互动,本文从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分析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作者
蒋莉
机构地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出处
《艺术品鉴》
2015年第7期298-299,共2页
Appreciation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市民意识
公共艺术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崔冬晖.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机场线的公共艺术[J]
.美术观察,2008(11):18-19.
被引量:10
2
张永琳.
互动性公共雕塑——城市公共空间的新鲜血液[J]
.艺术教育,2008(1):30-31.
被引量:9
3
翁剑青.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之反观[J]
.雕塑,2009(1):78-79.
被引量:5
4
鲁晓波,黄石.
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
.科技导报,2007,25(13):30-33.
被引量:45
5
潘耀昌.
公共艺术和民主意识[J]
.美术观察,2005(11):14-14.
被引量:6
6
陈鸿俊.
试论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因“地”制宜[J]
.美术大观,2006(4).
被引量:3
7
马晓翔.
互动装置艺术的独特形式[J]
.画刊,2006,0(9):36-38.
被引量:8
8
邵晓峰.
探索中的前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
.艺术百家,2009,25(5):29-36.
被引量:8
9
胡蓉.
互动的艺术——浅谈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性特征[J]
.美术大观,2006(12):96-97.
被引量:13
10
王琪.
艺术思维与思维艺术[J]
.美术研究,2007(2):86-8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WEIBEL P.21世纪艺术之新角色及新联盟,飞越之线--世纪对话200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
被引量:1
2
MURRAY J.From game-story to cyberdrama[M]//WARDRIP-FRUIN N,HARRIGAN P,ed.First person New media as story,performance and game.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2002:2-10.
被引量:1
3
崔冬晖.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机场线的公共艺术[J]
.美术观察,2008(11):18-1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2
1
陆军.
雕塑在营造现代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J]
.作家,2011(24):263-264.
被引量:1
2
李四达.
实验电影与新媒体艺术溯源[J]
.电影艺术,2008(2):130-134.
被引量:20
3
邵晓峰.
探索中的前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
.艺术百家,2009,25(5):29-36.
被引量:8
4
腾云.
浅谈中国新媒体艺术[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1):235-235.
被引量:1
5
韩超,杨豪中.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研究综述[J]
.山西建筑,2010,36(32):13-15.
被引量:6
6
张雅博.
试论壁画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教育信息传播功能[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1):99-104.
被引量:2
7
张犇.
芝加哥千禧公园“云门”的设计特色及启示[J]
.装饰,2011(7):68-69.
被引量:3
8
景丹.
浅析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J]
.科技资讯,2011,9(34):232-232.
被引量:3
9
何亭.
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大众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146-148.
被引量:7
10
姚红婷.
论新媒体艺术融入的老年人产品设计[J]
.设计艺术研究,2012,2(2):113-116.
被引量:2
1
钟安琪.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榜山公园考察报告[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1):23-23.
2
费如明.
《雍正王朝》四题[J]
.当代电视,1999(5):30-31.
3
陈美臻.
浅析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史[J]
.大舞台,2014(3):153-154.
4
木弓.
作家当导演好不好[J]
.中国电视,1998(8):63-64.
5
沈华.
论唐伯虎的市民意识[J]
.中华书画家,2014,0(11):112-116.
6
倪学礼.
被市民意识侵蚀的通俗剧[J]
.中国电视,1997(2):41-43.
被引量:1
7
魏薇.
市民意识与成人游戏——冯小刚新电影的叙事及接受分析[J]
.当代文坛,2001(6):75-77.
8
马俊山.
论中国话剧的市民身份及其自我认同[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126-146.
被引量:1
9
陈树新.
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2):56-57.
被引量:3
10
吴迪.
文化透视:通俗剧的兴盛原因及价值取向[J]
.当代电影,1994(6):79-85.
被引量:4
艺术品鉴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