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中西,通经致用——论永嘉学派的近代命运
被引量:8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49,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12
-
1陈安金,王宇.贯通内圣外王的努力——评永嘉学派的思想历程[J].哲学研究,2002(8):62-69. 被引量:5
-
2《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92年. 被引量:1
-
3.《宋恕集》[M].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5页. 被引量:6
-
4孙希旦.《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版.第1387页. 被引量:45
-
5《温州文史资料第五辑-孙诒让遗文辑存》. 被引量:1
-
6《陈黻宸集》,中华书局1990年. 被引量:1
-
7何俊.宋代永嘉事功学的兴起[J].杭州大学学报,1992,(3). 被引量:4
-
8罗志田.从历史记忆看陈寅恪与乾嘉考据的关系[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6). 被引量:1
-
9马锡鉴.孙诒让纪念论文集[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 被引量:1
-
10王观森,2001年.《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5
-
1何俊.《南宋浙东事功学与儒家的传统》[A]..《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第385页. 被引量:2
-
2《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0、698、567、449、537、567、688、698、420、280、420、280、280、284、374页. 被引量:3
-
3古籍(部分).《浪语集》,《二程集》,《朱子语类》,《四库全书》,《论语》,《孟子》,《宋元学案》,《习学记言序目》,《水心别集》,《黄震日抄》,《隐居通议》. 被引量:1
-
4景海峰.《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以"皇极"概念为中心》,载《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被引量:1
-
5杨泽波.《古之圣贤无独指心者-从叶适看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载《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6
-
1薛柏成.论《礼记》有关篇章与墨家思想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4(5):203-206. 被引量:1
-
2许苏民.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待实现三大突破[J].天津社会科学,2004(6):130-136. 被引量:6
-
3席盘林.论子思的臣道思想[J].孔子研究,2001(1):64-73. 被引量:2
-
4李小成.投壶考[J].江汉论坛,2005(4):98-101. 被引量:11
-
5邓新文.中国现代学术规范之省思[J].中州学刊,2005(3):156-160. 被引量:1
-
6林乐昌.张载成性论及其哲理基础研究[J].中国哲学史,2005(1):51-58. 被引量:32
-
7刘丰.论家礼中的政治意识及其政治作用——以《礼记》为中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11-17.
-
8李世众.晚清教会势力的楔入与地方权力格局的演化——以温州社会为例[J].史林,2005(5):39-47. 被引量:1
-
9刘春霞.“永嘉文派”论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6):58-60. 被引量:1
-
10张瑞龙.“六经皆史”论与晚清民国经史关系变迁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05(4):64-7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42
-
1吴松.叶适理财思想述评[J].思想战线,1998,24(3):50-54. 被引量:1
-
2张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塑造与行为塑造[J].社会科学战线,1995(1):239-241. 被引量:1
-
3王伦信.略论叶适思想的学术渊源和地位[J].浙江学刊,1994(1):60-62. 被引量:4
-
4庞彦强.艺术商品价值论[J].河北学刊,2004,24(6):132-138. 被引量:6
-
5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3):3-14. 被引量:223
-
6孙丽君.叶适的反抑商思想[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1):73-75. 被引量:2
-
7蔡克骄,于沛.“浙东史学”再认识[J].史学理论研究,2002(3):43-54. 被引量:7
-
8张家成.叶适暨永嘉学派与儒家传统的重建——“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1(1):75-76. 被引量:3
-
9俞雄.清末民国间温州乡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5):1-6. 被引量:5
-
10刘春霞.“永嘉文派”论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6):58-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李明扬.叶适的“功利”经济思想评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61-63. 被引量:1
-
2尤育号.黄体芳社会交游考察[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2-77.
-
3毛伟.温州地域文化与成人外语教育培训[J].学理论,2009(10):177-178.
-
4任锋.中国政学传统中的治体论:基于历史脉络的考察[J].学海,2017(5):37-48. 被引量:16
-
5刘春强.承续永嘉精神:夏鼐早年治学的心路历程及其学术风格[J].史学月刊,2020(2):99-106. 被引量:2
-
6尤育号.因地制宜:晚清温州士绅与儒学的地方性实践[J].中国文化研究,2020(3):61-74. 被引量:1
-
7蹇伶浇.宋慈抱学术交游初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1):53-62.
-
8任锋.再造家国:治体论与近世秩序的公共性和法度化[J].中国政治学,2019,0(1):100-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张舒.从政体简化论到治体新论——以钱穆政治史学为中心[J].原道,2023(1):225-242.
-
2阎云.论北宋庆历经学探寻“治体”的困境与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2-105.
-
3任锋.钱穆的“明夷待访录”[J].政治思想史,2018,9(4):1-17. 被引量:9
-
4任锋.治体论的思想传统与现代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9,0(5):72-81. 被引量:26
-
5刘长林.重商与富国:晚清洋务官僚王之春重商思想解读[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9,32(6):40-46.
-
6刘春强.“以考古经世”:唯物史观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夏鼐的考古学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20,0(3):24-35. 被引量:6
-
7胡云,任锋.监察集权:从宋代监司政治透视强郡县国家的治理逻辑[J].学海,2020(4):56-65. 被引量:3
-
8张子峻.治术、治体、道体--北宋儒家治理理论演进的三个层次[J].人文论丛,2020(2):182-190.
-
9沈蜜,任锋.制度为什么是通的--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J].学海,2021(6):55-62. 被引量:4
-
10任锋.大国礼治何以重要?——政制崇拜、治体论与儒学社会科学刍议[J].孔子研究,2021(6):88-99. 被引量:10
-
1李光生.周必大無弟周必剛考[J].中华文史论丛,2010(4):314-314. 被引量:1
-
2商真真,王阳.吴子良思想渊源[J].金田,2012(8):117-117. 被引量:1
-
3武守志.苏子杂谈(续)[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5(2):2-13.
-
4张璟.叶适散文思想及创作[J].廊坊师专学报,2000(2):29-35.
-
5冯学夫,李孙达.创新前行,永嘉弯道赶超[J].经贸实践,2014(5):55-56.
-
6朱鹏飞.叶适墓志铭浅论[J].青春岁月,2012,0(21):295-295.
-
7刘春霞.事功追求与兵学研习——南宋永嘉学派薛季宣军事思想探微[J].安康学院学报,2016,28(5):37-40.
-
8曹宇旗.广收博采 融会中西——浅谈白先勇小说的创作特色[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52-53.
-
9戎默.论叶适对韩、欧碑志文的继承与新变[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45-50.
-
10时世平,李春艳.诗无达诂论的文化探源[J].江西社会科学,2010,30(2):11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