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规则的养成与孔子思想体系的肇始
出处
《琼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67-70,共4页
Journ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参考文献7
-
1沈锡伦.从形式和意义谈汉语的意会特点[J]汉语学习,1990(03). 被引量:1
-
2萧国政,吴振国.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4):27-32. 被引量:22
-
3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
4范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523.
-
5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214.
-
6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211.
-
7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 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397.
共引文献21
-
1冯杰.汉语语法中的文化积淀[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4):41-42.
-
2萧国政.文化语言学的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0(1):99-104. 被引量:2
-
3杨剑桥.关于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的几点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1991(4):89-93. 被引量:3
-
4刘丹青.文化研究中的“语言导入”[J].东南文化,1991(1):32-35. 被引量:1
-
5张国扬,苏新春.当代中国汉语人文研究的兴起及其历史原因和发展趋势[J].汉字文化,1992(1):42-49. 被引量:3
-
6杨大方.试论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障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5):110-116. 被引量:1
-
7仝国斌.孔子学说与汉语语言观的形成[J].殷都学刊,2001,22(1):100-103.
-
8仝国斌.墨子学说中的语言学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1-125.
-
9贾刚如.汉人的思维方式与汉语语言规则的养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4-76.
-
10金业文.汉语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9-52. 被引量:5
-
1陈娟.浅析私人语言[J].学理论,2012(24):32-34.
-
2刘宇凌.浅析逻辑与语言[J].才智,2014,0(11):248-249.
-
3邢钰.《论语》中“和”字英译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8):96-97.
-
4G.P.贝克尔,P.M.S.海克尔,李梅.今日维特根斯坦[J].世界哲学,1994(5):33-40. 被引量:5
-
5郦全民.心智的外化与人的进化[J].思想与文化,2008(1):194-205.
-
6陈海波.“概念”新义[J].语文建设,2003(5):42-42.
-
7王左立.再谈无“是”即无逻辑——答程仲棠先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14-20. 被引量:1
-
8彭胜华.谚语和佛教[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58-60. 被引量:2
-
9陈倩.语言经济原则在汉语修辞格中的体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8-89. 被引量:1
-
10名人名言[J].大学英语,2006(10):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