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出发,在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作者
张开春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8年第S1期1047-1047,共1页
Education for Chinese After-school(Theory)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王牧.
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J]
.中国法学,2002(5):118-128.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牧.
犯罪根源是理论逻辑上的一种指向——再论犯罪根源[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3):58-62.
被引量:10
2
[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0页.
被引量:1
3
[意]杜·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原理》,中译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4
[德]汉·海·耶赛克等.《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中译本)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被引量:1
5
犯罪学家Milutinovic( Kriminologija ) , Beograd, Stra. P12)
被引量:1
6
[法]乔治·比卡.《犯罪学的思考和展望》,中译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7
[德]汉·海·耶赛克等.《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中译本)序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被引量:1
8
[法]乔治·比卡.《犯罪学的思考与展望》,中译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9-20页.
被引量:1
9
[美]华勒司坦等.《开放社会科学》,中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被引量:1
10
夏甄陶等主编.《思维世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26,5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4
1
胡选洪.
刑法变通的教义学立场:法益侵害说或结果无价值论之提倡[J]
.刑法论丛,2019,5(2):421-444.
2
许永勤,陈天本.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3):88-92.
3
张阳.
存在非即合理——驳“犯罪有益论”[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3):49-51.
被引量:2
4
于阜民.
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J]
.人民检察,2004(9):14-17.
被引量:4
5
房绪兴.
论刑法的目的[J]
.研究生法学,2005,20(1):27-36.
被引量:1
6
李凡,李文杰.
犯罪学本体的迷失——从“犯罪”概念谈起[J]
.法制与社会,2008(10).
7
许永勤,陈天本.
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6,18(4):55-60.
8
胡选洪.
我国犯罪黑数现象存续根据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1):99-104.
被引量:9
9
康均心,周亮.
晚近我国犯罪学的新发展[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2):10-14.
被引量:4
10
张孚雄.
职务犯罪预防的博弈分析——社会必要犯罪函数的提出[J]
.法治研究,2007(6):26-32.
1
周巧林.
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及学校预防[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84-86.
2
陈丽.
构筑校园防线 杜绝“问题”少年——对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J]
.贵州教育,2006,0(2):11-14.
3
李璞,张迪.
从家庭因素看农村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1):139-140.
被引量:4
4
10个不要[J]
.经理人,2001,0(7):97-97.
5
周海宁,赵继连.
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和预防措施[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85-186.
被引量:1
6
朱海伟.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现状与对策[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8(2):12-13.
7
丁元竹.
动荡时期如何凝聚社会共识[J]
.人民论坛,2011(18):26-27.
被引量:1
8
张晶.
也谈青少年犯罪[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4):34-36.
9
唐桂兰.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途径[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5-7.
10
韩彬,马方圆,王晓英.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及预防[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137-139.
被引量:4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8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