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哈尼梯田历史溯源及景观价值探析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哈尼族为主的多族群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顺应山川形变、流水趋向,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了山地梯田稻作农耕文明。哈尼梯田景观集群包括:汇水的森林、聚人的村寨、储水的鱼塘、配水的沟渠、产粮的梯田等要素。独具特色的景观样态和丰富多元的人文内涵,使哈尼梯田具备稀有性、多样性、功效性、和谐性、美学性和宜人性等价值特性,因此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多重标准并具有'突出的普遍性价值'。梯田稻作灌溉垦殖技术并非仅在红河水系南岸为梯田稻作族群所独有,但就其集中连片的规模性、农耕技术传承的历史经验性、人文意涵的丰富性而言,其在世界范畴内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故堪称世界多样性文化系统的重要资源板块之一。
作者 马翀炜 罗丹
出处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9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基金 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多元水文化与民族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17sy10062)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活态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QN2017028)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二级参考文献118

共引文献609

同被引文献95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2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