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自拍现象中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日益完善,网络自拍作为一种图像传播方式,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受到欢迎,自拍者主体性的发挥也愈加明显,这种主体性集合了人类在新媒体时代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又包含了人对虚拟社区、社交媒体的理解。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对目前盛行的网络自拍现象进行剖析,使人们对网络自拍现象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对正确引导"网络自拍"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
续蔚一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2期67-68,共2页
New Media Research
关键词
网络自拍
主体性
使用与满足
角色扮演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被引量:1
2
芮必峰.
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64-70.
被引量:8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戈夫曼.框架分析[M].剑桥,1974..
被引量:1
2
W·D·库伯.西方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3
Coffman,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Doubleday Ancher,1959.
被引量:1
4
社会学 上.伊恩·罗伯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被引量:1
5
戈夫曼.日常接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被引量:3
6
戈夫曼.污名:关于宠坏了的人的管理笔记[M].新泽西,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普林第斯-霍尔,1963..
被引量:1
7
Charles Horton Cooley.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M].New York: Charles Scr:bnev's Sons,1902.
被引量:1
8
雷蒙德·保罗·库佐尔特.二十世纪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9
卡西尔 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4.
被引量:426
共引文献
88
1
甄嘉琦.
童趣化消费:社交媒体中成年人的符号消费、情感满足与社交表达[J]
.新闻知识,2023(6):80-86.
被引量:1
2
李亭雨.
“我笑了,我装的”——基于拟剧论视角的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1(2):128-129.
3
廖香园.
“慈善的剧场”——对高校资助政策实践中的主体互动研究[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19(2):17-45.
4
陈美奇,崔丽.
“剧本杀”对自我形象管理与人际交往的影响——基于拟剧理论的质化研究[J]
.传媒论坛,2022,5(8):14-17.
被引量:2
5
黄晓晶,刘雯.
赋权与突围:民俗短视频化的传承进路——以靖西市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20(12):85-89.
6
丁立捷,高宁.
从播音员到网络红人:主持人角色的转型研究——以电视主播直播带货为视角[J]
.全媒体探索,2021(1):118-120.
被引量:1
7
刘天明.
论网络语言和网络人际传播[J]
.长白学刊,2008(2):150-152.
被引量:6
8
宋丽范.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20-22.
被引量:28
9
赵喜惠.
唐代商人鬼神崇拜探析[J]
.作家,2010(18):145-146.
10
万小平.
试论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的影响[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71-7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汪宁远.
试论新闻摄影主体性的表现方式[J]
.文教资料,2014(25):39-40.
被引量:1
2
鲍高齐.
自媒体时代网络自拍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
.传播与版权,2015(9):118-119.
被引量:3
3
黄菲菲.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自拍现象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2016,23(3):109-113.
被引量:7
4
谢钦.
从文化角度分析自拍意义[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7):55-55.
被引量:2
5
郭喜超.
传播心理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晒自拍行为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6,2(6):1-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汪宁远.
自拍时尚成因浅探[J]
.文教资料,2017(10):94-95.
2
刘瑾璐.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自拍现象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7,3(9):15-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鑫淼.
传播学研究视域下的网络自拍现象研究[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9):108-110.
被引量:2
1
有些自拍招人烦[J]
.人力资源管理,2014(7):143-143.
2
李蓝蓝.
网络自拍现象下的人际交往[J]
.新闻世界,2015(3):143-144.
被引量:1
3
武颖.
从文化角度谈“网络自拍”现象[J]
.中国传媒科技,2012(03X):105-106.
被引量:4
4
马千里.
解读网络自拍文化[J]
.新闻爱好者,2012(12):69-70.
被引量:9
5
王晓.
浅谈网络自拍文化[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7):287-287.
被引量:1
6
尚媛媛.
女性网络自拍现象的传播心理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3):200-200.
7
殷培哲.
浅谈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栏目的发展趋势[J]
.中国传媒科技,2016,0(9):30-31.
被引量:6
8
翟海燕.
自媒体视阈下公民新闻传播体系的构建[J]
.新闻战线,2015,0(8X):29-30.
被引量:1
9
赵伯锐.
以高校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谈创建“飘图书馆”的私人定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2):100-101.
被引量:1
10
黄菲菲.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自拍现象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2016,23(3):109-113.
被引量:7
新媒体研究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