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马克思主义阶级本质理论看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特定经济关系中处于特定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的存在必须要有经济上的基础,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却远离了这种基础,不具备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前提,知识不能作为知识分子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上的基础,因而,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
作者
刘保国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2,共5页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
阶级属性
阶级本质
阶级本质理论
剩余价值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5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被引量:19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4页.
被引量:18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
被引量:30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被引量:1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被引量:4
6
.《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被引量:3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9.第926-927页.
被引量:1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被引量:110
共引文献
652
1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2
彭修银,郑博超.
美在当代的回归与超越[J]
.中州学刊,2004(4):106-111.
被引量:1
3
陈其人.
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
.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4
李爱华.
苏共蜕变的历史教训[J]
.政治学研究,2004(2):16-25.
5
林尚立.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战略探讨[J]
.政治学研究,2004(2):34-41.
被引量:9
6
郭小凌.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12-21.
被引量:8
7
刘克明.
斯大林模式:未能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苏联解体原因新探[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4):2-9.
被引量:10
8
卫兴华.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势和新机遇[J]
.南方经济,2004,33(8):5-10.
9
隽鸿飞.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J]
.史学理论研究,2004(3):20-28.
被引量:5
10
徐亚文.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J]
.中国法学,2004(4):46-54.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强.
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
.社会,2005,25(1):28-42.
被引量:65
2
韩亚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阶层结构分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6):32-36.
被引量:4
3
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被引量:669
4
仇立平.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2):58-64.
被引量:34
5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6
[4]胡绳.中共七十年[M].中央党史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7
吴士敏、张士海.毛泽东和邓小平知识分子观的比较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1).
被引量:1
8
丁保政.毛泽东的历史情怀[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5).
被引量:1
9
冯仕政.
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J]
.社会学研究,2008(5):203-228.
被引量:76
10
陆学艺.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12.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3
1
周自勇.
解析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态度变迁的根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75.
2
俞国良,王浩.
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对国民心理预期的影响[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3):97-104.
被引量:2
3
李乐.
马克思与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之比较[J]
.理论界,2020,0(2):8-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俞国良,谢天.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路径[J]
.教育科学研究,2019(1):61-68.
被引量:58
2
赵德雷,袁媛.
新时代民众未来生活预期的阶层差异及公平感的中介作用——以生活方式的理论与实践为视角[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54-62.
被引量:4
1
周明,杨会清.
论1921—1935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2):64-68.
2
欧阳杰,郁丹彦.
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从苏联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谈起[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58-61.
3
李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历史经验[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9,30(1):4-9.
4
周明,杨会清.
早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及影响[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12):8-11.
被引量:1
5
张珊珍.
略论20世纪60年代初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5):31-34.
6
梁化奎.
从党早期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3):12-16.
7
刘廷合.
资本主义社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J]
.科学社会主义,1985(5):135-136.
8
帅松芬.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重要贡献[J]
.学习与实践,1999(12):27-29.
9
戴辉礼,能建国.
江泽民知识分子思想研究概述[J]
.党政干部学刊,2004(7):23-26.
10
刘小云.
论建国后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定性分析[J]
.桂海论丛,2002,18(4):54-56.
政治学研究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