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巨桉家系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建立在广西南宁的巨桉家系试验林(46个家系)连续3年度的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巨桉家系间在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材积等性状上有较显著或显著的生长差异;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这3个主要生长性状受中等程度遗传控制,家系生长较稳定;用逐步聚类法对46个巨桉家系进行了分类与选择,初步选择出9405、9409、9410等13个家系为优良家,占参试家系总数的28.26%。
作者
陈健波
蒙庆卓
机构地区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营林开发中心
出处
《桉树科技》
2003年第2期11-16,共6页
Eucalypt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巨桉
家系试验
广西南宁市
树高
胸径
单株材积
性状
遗传控制
选择
9405
9409
9410
分类号
S792.39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9
1
张秀华,江瑞荣,范桂华.
巨桉播种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3,17(z1):45-46.
被引量:1
2
黄德龙,黄秀美,陈洪坤,陈宇.
巨桉引种试验研究初报[J]
.福建林业科技,2000,27(S1):50-52.
被引量:10
3
陈远乐.
澳大利亚巨桉种源试验初报[J]
.福建林业科技,2000,27(S1):29-31.
被引量:2
4
巨桉引种试验课题组.
巨桉引种试验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3,13(3):146-154.
被引量:10
5
王豁然,柴修武,郑勇奇,臧道群,方玉霖,王维辉.
不同种源巨桉生长与材性变异[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2):199-202.
被引量:26
6
吴金坤,苏杨,林庆余,何三中,李立明.
巴西桉树人工林集约经营概况[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3):351-352.
被引量:5
7
仲崇禄,Redd.,P.
六种土壤类型上巨桉苗缺素试验[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6):704-708.
被引量:9
8
李志辉,沈中瀚,朱宁华.
中国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经济效益综述[J]
.林业资源管理,1995(3):46-49.
被引量:29
9
王琦,王豁然.
巨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1996,9(3):18-23.
被引量:4
10
仲崇禄.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J]
.林业科学研究,1996,9(5):538-54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王燕高,胡庭兴.
我国引种巨桉及其研究进展[J]
.森林工程,2005,21(4):1-4.
被引量:14
2
兰俊,吴永富,石前,付淼,吴兵,陈东林.
巨桉第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研究[J]
.桉树科技,2012,29(4):36-4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黄德龙.
永安市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08,35(4):7-11.
被引量:7
2
冯茂松,张健,杨万勤,钟宇.
不同方法在巨桉人工林养分诊断中的应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81-87.
被引量:2
3
冯茂松,张健,杨万勤,钟宇.
四川巨桉人工林的养分因子与营养诊断[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3):248-254.
被引量:4
4
王玲,郑荣周,李贤伟,何飞,刘兴良.
巨桉叶、凋落物、根的水浸液对莴笋的化感效应[J]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3):55-60.
被引量:9
5
郑绍全.
巨桉引种试验及优良遗传型选择[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101-103.
被引量:3
6
黄中华,罗宏成,胡建军,杨波,高鹏.
四川盆地北缘深丘低山区巨桉引种试验初报[J]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3):102-105.
7
沈家浩.
永安市耐寒桉树无性系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19-221.
被引量:4
8
李崇奇,沈文涛,言普,黎小瑛,周鹏.
基于EST和GSS序列的巨桉miRNA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6):1108-1116.
被引量:1
9
王春燕,谢贤健,周贵尧,温丁,梁玉芳,吕瑜良.
巨桉人工林下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及碱解氮分布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88-92.
被引量:3
10
刘德浩,张卫华,张方秋,潘文,徐斌,朱报著,王裕霞.
不同种源巨桉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和早期评价[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35(4):91-94.
被引量:5
1
孙鹏.
杉木家系选择及效益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1999,20(2):67-75.
被引量:7
2
陈健波,张丽萍,何三中,杨春琴.
尾叶桉家系试验的初步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1):37-42.
被引量:3
3
徐建民,白嘉雨,吴坤明,吴菊英,傅精钢.
细叶桉家系早期试验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5,8(5):500-505.
被引量:6
4
张建明.
桂林建立邓恩桉母树林基地[J]
.广西林业,1999,0(5):27-27.
被引量:2
5
张纪卯,陈巧女,赖文胜.
长序榆育苗密度试验[J]
.林业科技通讯,1993(11):17-19.
6
钟琼和,易观路,祝文娟,余正国,梁庆华,林国荣,罗建华,陈永,黄良宙,闫瑞珺.
46个麻疯树半同胞家系试验初报[J]
.广东林业科技,2013,29(2):40-45.
7
陈健波,张丽萍,何三中,杨春琴,陶玉姣.
尾叶桉家系的遗传分析[J]
.桉树科技,2000,17(2):42-46.
被引量:2
8
李思广,张荣贵,蒋云东,周志忠,张国华,李涛,张泽.
史密斯桉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2002(1):1-5.
被引量:12
9
许建忠,张水木,兰贺胜.
火炬松家系试验研究初报[J]
.林业勘察设计,2006,26(1):149-152.
被引量:3
10
黄锡泽,李宏伟,周国福,申文辉.
桉树采种母树林和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4):167-172.
被引量:6
桉树科技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