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制种种子纯度和产量的措施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6-47,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12
-
1高维洁.油菜打苔对延缓开花期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0,18(3):37-40. 被引量:9
-
2孙万花.杂交油菜制种去杂保纯技术[J].北方园艺,2008(5):109-109. 被引量:3
-
3苟建鹏.双低杂交油菜秦优10号制种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193-193. 被引量:2
-
4鲁宝成.加强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管理 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21-23. 被引量:1
-
5胡新耀.浅谈提高杂交油菜制种质量的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83-84. 被引量:6
-
6车晋叶,曲亮,李莓,王同华,陈卫江.摘苔在杂交油菜制种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1):7-9. 被引量:3
-
7李迎春,毛东林,周玉刚,李守国.四川丘区蜜蜂不同放置点对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种业,2011(12):46-47. 被引量:3
-
8李金英,冯顺山,许纪东,张浩光,王辉,潘秀燕.三系杂交油菜制种克服微粉技术难题的几项具体措施[J].中国种业,2013(4):87-88. 被引量:2
-
9戚永铭,付云龙,胡小杰,汤勇,张爱民.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提高种子纯度的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1,29(6):6-8. 被引量:3
-
10范连益,陈卫江,曲亮,李莓.杂交油菜制种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J].湖南农业科学,2002(2):8-11.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马文武.优质甘兰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85-85. 被引量:1
-
2唐国永.特早熟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关键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3(2):151-154. 被引量:5
-
3李育,刘银萍.油菜沪油杂1号杂交制种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55(6):831-832. 被引量:1
-
4何水华,陈飞,刘刚,吴国锋,王金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杂交小白菜制种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38-340. 被引量:5
-
5王洪锦,刘正琼,李万明,谢勇,杨肖峰,李小丽,何国峰.浅析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0):210-211. 被引量:7
-
6许媛君.春油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9,0(20):64-64.
-
7孙小文,康海岐,程俊彪.提前割除父本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0,10(6):5-8. 被引量:8
-
8张晓强.西藏甘蓝型春油菜网室制种效率提升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1):19-21.
-
9何忠军,陈乔,方君,张国梧,李家成,王冉.陕南油菜保优高产制种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1(2):256-258. 被引量:3
-
10代月,修景润,李佰霖,金美玉,王婷,车成来,金海强.延边地区杂交油菜制种技术[J].吉林蔬菜,2021(4):74-74.
-
1徐洪志,张大琼,廖淑梅,陈吉光.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万油杂1号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4):120-121.
-
2侯国佐,潘文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 Ⅱ.适宜播种期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3,21(1):5-10. 被引量:3
-
3侯国佐,潘文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J].中国油料,1992(3):68-72. 被引量:24
-
4杜才富,侯国佐,潘文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 Ⅲ.母本结实情况与温度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1993,21(3):11-14. 被引量:7
-
5孙红芹,万林生,倪正斌,单忠德.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盐油杂5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6(5):55-56.
-
6郑慧,袁卫红,邹乐萍,孙亮,崔伏生.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秀油杂36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4(9):243-244. 被引量:3
-
7侯国佐,何惠萍,高维洁.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 Ⅲ.母本晚秋直播下父母本的适宜行比[J].贵州农业科学,1997,25(5):3-5. 被引量:2
-
8郑芳丽.制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08(4):20-21.
-
9路峰.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丰油701[J].中国种业,2005(6):62-62.
-
10候国佐,潘文生.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Ⅵ 适宜行比与密度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3,21(5):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