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年第6期26-33,共8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二级参考文献6
-
1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指标》[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1
-
2西蒙·库兹涅兹 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商务印书馆,1999年.. 被引量:1
-
3杨公仆 夏大慰.《上海工业发展报告——50年的历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1
-
4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lobal Report 1997.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被引量:1
-
5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60-71. 被引量:276
-
6张培刚.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J].经济学家,1992(4):53-6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70
-
1赵西君,郭剑锋,季小妹,刘凘.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3(7):34-40. 被引量:12
-
2乔翠霞.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综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4):14-16.
-
3唐启国.新型工业化与南京沿江开发[J].南京社会科学,2003(S2):448-455.
-
4李媛,陈少芳,李倩.辽宁产业结构的逆向演变特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221-225. 被引量:6
-
5黄群慧.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04(9):20-28. 被引量:11
-
6黄群慧.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问题初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15(12):37-44. 被引量:5
-
7朱廷春,王德忠.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4(6):106-107. 被引量:3
-
8胡琦.东北产业结构的逆工业化变动特征及转型思路[J].上海经济研究,2005,17(6):21-30. 被引量:10
-
9李军波.湖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实证分析[J].求索,2005(7):38-39. 被引量:6
-
10王建新.趋同论与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J].求索,2005(7):55-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84
-
1徐长文.政治冷经济亦不热——中日两国关系中“政冷经热”现象分析[J].国际贸易,2004(7):20-23. 被引量:11
-
2周方银.从预测误差看中日关系走向[J].世界知识,2004(22):46-47. 被引量:2
-
3林治波.对日本问题的四大质疑[J].学习月刊,2003(9):26-27. 被引量:1
-
4段成荣.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J].人口研究,2006,30(1):93-96. 被引量:34
-
5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22-29. 被引量:48
-
6王缉思.中美外交决策的国内环境比较[J].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7-9. 被引量:9
-
7冯昭奎.对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再思考[J].日本研究,2006(2):1-9. 被引量:10
-
8杨少华.评“软制衡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7):40-45. 被引量:10
-
9焦世新.“软均势论”及其实质[J].现代国际关系,2006(8):57-63. 被引量:7
-
10石其宝.《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的发展历程[J].现代日本经济,2006,25(5):30-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7
-
1张英,刘晓坤.新形势下东北亚经济合作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0):5-7. 被引量:1
-
2丁又双."对日关系新思维"论争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126-132. 被引量:1
-
3贾群英.关于我国对日战略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1):24-27.
-
4王存刚.公众对中国外交的参与及其影响--基于2003年的三个案例的研究[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27(3):74-96. 被引量:8
-
5漆海霞.中国与大国关系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对1960-2009年数据的统计分析[J].欧洲研究,2012,30(5):61-78. 被引量:8
-
6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8(1):231-245.
-
7山本美智子,张玮.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J].国际政治科学,2014(4):74-1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曹玮,杨原.美盟友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QCA分析[J].国际政治科学,2022,7(2):1-41. 被引量:6
-
2陈锋.走出中日关系的困境——兼论对日新思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6-78.
-
3漆海霞.国际关系学科中研究方法的应用分野——对2005—2009年《国际组织》杂志的数据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5):140-154. 被引量:6
-
4谢岩.东北亚经济圈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4):6-8.
-
5王栋,贾子方.论中国外交研究的三大传统[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27(4):32-53. 被引量:7
-
6吴文成.学术共同体与中国外交变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27(4):94-104. 被引量:1
-
7尹继武.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4):48-78. 被引量:28
-
8王存刚.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谁在制定?谁在影响?——基于国内行为体的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29(2):1-18. 被引量:22
-
9王静.伊拉克战争与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4):95-111. 被引量:1
-
10尹继武.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5(5):34-43. 被引量:5
-
1冯昭奎.再论对日关系新思维[J].战略与管理,2003(5):78-84. 被引量:12
-
2丁又双."对日关系新思维"论争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126-132. 被引量:1
-
3刘柠."对日新思维"流变一周年[J].南风窗,2004(02X):16-18. 被引量:1
-
4李强.“对日关系新思维”辨[J].中国新闻周刊,2003,0(32):72-72.
-
5冯昭奎.论对日关系新思维[J].战略与管理,2003(4):1-17. 被引量:17
-
6汪静.冷战后中日安全困境与台湾问题——兼论“对日关系新思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112-116. 被引量:1
-
7林治波.“对日关系新思维”质疑——与时殷弘教授商榷[J].抗日战争研究,2003(3):215-219. 被引量:2
-
8林治波.对日本问题的四大质疑[J].学习月刊,2003(9):26-27. 被引量:1
-
9洪明.重振河山待后生——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战略与管理,2004(1):55-65. 被引量:3
-
10管建强.解读“对日关系‘新思 维'”[J].华人时刊,2003,0(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