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给出了判断反馈极性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方法 。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同被引文献4
-
1熊旭军.对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组态的教学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4):74-76. 被引量:2
-
2[4]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童诗白,成华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0. 被引量:1
-
3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0. 被引量:1
-
4童诗白 主编,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
1熊旭军.对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组态的教学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4):74-76. 被引量:2
-
2熊旭军,张颜萍.单管放大电路的组态及通用电路[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38-40.
-
3《激光与红外》2006年总目次[J].激光与红外,2006,36(12):1178-1191.
-
4熊旭军,李忠,赵海阔,张颜萍.放大电路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J].甘肃科技,2007,23(6):113-1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熊旭军,李忠,赵海阔,张颜萍.放大电路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J].甘肃科技,2007,23(6):113-114. 被引量:2
-
2苏金善,赵建东,顾海燕.晶体管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52-54. 被引量:1
-
3陈光红,瞿敏,陆春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反馈”的教学设计[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20(2):87-89. 被引量:1
-
4蒋先伟,范程华,鲁世斌,陈明生.反馈类型判断方法的剖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6):23-25.
-
1马并生.巧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J].电工技术,1999(10):54-55.
-
2郑稷,黄麟.瞬时极性法两种形式的等效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6):745-746.
-
3李增元.反馈极性的巧妙判断方法[J].唐山师专学报,2000,22(2):55-57.
-
4柳闻鹃,李建设.反馈极性的一种判断方法[J].中国包装工业,2002(5):154-155.
-
5郭建宏.反馈极性的基础理论研究[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0(2):20-22.
-
6麻幼学.也谈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J].大学物理,1998,17(10):43-44. 被引量:4
-
7张晶.反馈极性及反馈组态在电子电路中的判断[J].电子测试,2016,27(7X):44-45. 被引量:2
-
8沈舷,陈跃安.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33(2):62-64. 被引量:1
-
9刘宝盈.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J].商洛学院学报,1999,19(2):45-47.
-
10刘德林.反馈方式的分析与判断[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0(2):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