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话:“知青文学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福贵:谢谢各位老师同学,本来是让我做讲座,可是我今天想做主持人,我要强制性地要求陶东风和我进行对话。我们基本上是一代人,但是我们两个人的身份不一样:我是下乡知青,陶东风是留在城里面观望知青的。所以我是历史的当事人,他是历史的旁观者。这两个不同的身份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其实我觉得对话绝不只是分成两方,而是应该分成三方或者多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作者
张福贵
陶东风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广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8,共11页
关键词
知青文学
知青小说
梁晓声
文学史
文学风貌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9
1
赵国春.
梁晓声的“年轮”[J]
.黑龙江史志,2010(12):40-41.
被引量:2
2
张福贵,刘中树.
确立现代化、学术化和个性化的批评品格──关于《讲话》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再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1999(6):90-95.
被引量:3
3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9
4
刘中树,张福贵.
论鲁迅辩证思维的逻辑系统[J]
.社会科学战线,1992(3):309-318.
被引量:3
5
张福贵.
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与李初梨的“革命文学”观[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2):76-81.
被引量:3
6
张福贵.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批评[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4(3):67-72.
被引量:1
7
张福贵.
封闭的自我与开放的自我——中日现代初期小说主题走向的比较[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29(5):70-75.
被引量:2
8
张福贵,刘中树.
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J]
.中国社会科学,1996(6):167-178.
被引量:15
9
张福贵.
人类生存的悲剧历程——悲剧艺术形态的历史批评[J]
.戏剧文学,1992(10):50-54.
被引量:2
10
张福贵.
教科书模式与多元化、个性化的学术要求[J]
.文学评论,2004(4):175-17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蒋永国.
“政治人”及其现代困境——《年轮》中的吴振庆形象解读兼及其他[J]
.中国文化研究,2019(4):16-26.
被引量:1
2
姚元彪.
肯定与解构的分歧:再论“伤痕”文学[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2):35-40.
3
车红梅.
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J]
.当代作家评论,2020(4):82-88.
4
杨丹丹.
真实性、辩证法、教育与理想——张福贵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J]
.文艺争鸣,2021(10):131-13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韩文易.
《我和我的命》:“好人”的塑形过程与伦理反思[J]
.枣庄学院学报,2021,38(6):14-20.
1
游江涛.
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文学创作的影响[J]
.青春岁月,2018(7):6-6.
2
孟繁华.
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知青文学四十年[J]
.文艺争鸣,2018(12):38-41.
被引量:2
3
刘军.
北大荒农垦文学概观[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1):109-112.
4
武庆河.
争做“四镜”好妈妈[J]
.河北教育(综合版),2019,0(2):3-3.
5
王菲,缪军荣(指导).
《黄金时代》中自由主义如何体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3):10-11.
被引量:15
6
白世星.
《沱河记忆》是中原知青共同的历史追忆与缅怀--试评长篇小说《沱河记忆》[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6):20-23.
7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 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综述[J]
.汉字文化,2018(23):4-4.
被引量:1
8
《人世间》[J]
.中国青年,2019,0(2).
9
张福贵,韩文淑.
鲁迅精神的传承与新文化立场的坚守——张福贵教授访谈[J]
.当代文坛,2019(2):27-34.
被引量:2
10
赵勇.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童庆炳-陶东风之争——一个理论事件的回顾与反思[J]
.文艺争鸣,2019,0(1):68-77.
被引量:5
文艺争鸣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