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湘论坛》
2003年第6期30-31,共2页
Huxiang Forum
-
1姚瑞昌,何文华,徐辉惠.拍卖“三荒”使用权 集体农民双得益[J].专业户,1999(10):4-5.
-
2杨娟.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4,0(47):232-232.
-
3刘蓓.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已有模式和政策建议[J].经济师,2009(4):204-205. 被引量:2
-
4毕于远,杨瑞珍.我国“四荒”资源的成因及其开发潜力[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11(6):251-254. 被引量:2
-
5白云伟.“四荒地”治理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75):22-24. 被引量:1
-
6李秀峰.多形式购治“四荒”的实践[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8(1):41-42.
-
7郭立,董学清,李钧德.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探新路[J].农家参谋,2008,0(11):4-4. 被引量:3
-
8赵伟桥,李淑英,焦健.创新流转模式 推广先进经验 加快永年县农村土地流转[J].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2):4-7.
-
9陆梦莹,辛慧茹.农村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以昆山市为例[J].时代经贸,2017,15(3):39-42.
-
10张建平.济源农地流转五模式[J].农村工作通讯,2008(12):20-2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