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7
An Analysis about the Possible Causes of Perinatal Death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2002
出处
《浙江预防医学》
2003年第12期27-28,共2页
Zhejiang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6
1 王晓平.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围产保健工作重点[J]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4):239-240. 被引量:39
2 华嘉增主编..妇女保健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71.
3 浙江省城市围产保健信息网协作组.浙江省1989年城市围产儿死亡率的估计及风险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1991,6(6):29-29. 被引量:1
4 尚玉珍.连云港市1999~2000年围产儿死亡调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2,18(7):62-63. 被引量:1
5 Foran A, Dempsey E, Watters A, et al. Irish neonatal mortality- 12 years on. Irish Medical Journal, 2002, 95 (9): 267, 270. 被引量:1
6 Iryna Mogialevkirm, Birgit Bфdker, Alexander Orda, et ed. Using the Nordic-Baltic perinatal death classification to assess perinatal care in Ukraine.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00 (2002): 1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8
1 杨凯超,金波,彭章林,叶洪,张邦莲,余勤蓉,叶珍丽,黄科鸣.泸州市太伏镇农村育龄妇女对产检的认知情况[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6):77-77.
2 王翠红,胡凯红,姜世斌.3年内南京市浦口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围产期保健方案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299-299. 被引量:1
3 刘建喜,胡晓东.聊城市孕妇危险因素与新生儿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J] .中国医院统计,2004,11(2):131-133. 被引量:2
4 赵蕴芝,谈月娣.产前检查对孕产妇及围产儿保健作用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8):397-398. 被引量:24
5 陈玮,杨梅,吴庚.2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与围产保健[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10-211. 被引量:13
6 朱艳霞.2004年度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3):143-144. 被引量:1
7 朱艳霞.2004年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J] .中国病案,2006,7(8):42-43. 被引量:5
8 杨春娥,薛秋玲.晋城市2005年婴儿死亡资料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20(3):182-183.
9 马晓玲,丁国俊.248例围生儿死亡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6):563-564. 被引量:1
10 熊迎春,吴朝霞,韩燕.贵州省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483-3484.
同被引文献18
1 贾慧丽,薛惠娟.458例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总结和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2):80-81. 被引量:13
2 甄理,高眉扬,朱小梅.广州市海珠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6):341-343. 被引量:9
3 李凤莲.杭州市婚前保健工作现状[J]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8):58-58. 被引量:2
4 姜晓红,龚华.南京市围产儿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396-3397. 被引量:4
5 毛锦芬.2002~2004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0-91. 被引量:7
6 王芬娥,韩建梅,张群文.围产儿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768-770. 被引量:6
7 崔惠英,王明芝,张银玲,刘静.北京市通州地区十年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2):79-81. 被引量:9
8 李红,邹淑萍,马丽萍,李敏.本溪市2001~2005年围产儿死亡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97-1498. 被引量:9
9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08. 被引量:17
10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1-272. 被引量:630
引证文献7
1 余国萍.围生儿死亡中胎儿生长受限因素的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10-3411.
2 杨幼林,刘莹琦(编校).111例围生儿死亡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901-902. 被引量:4
3 周巧云,殷红.502名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49-49.
4 向美华,陈卫红.652例围产儿死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53-54.
5 谭洁,汤雪娟,李雁霞.2003-2006年嘉兴市围产儿死亡监测与干预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5):408-410. 被引量:6
6 赵梅,李健,汪桂艳.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85-2087. 被引量:18
7 曲延云,马立红.青岛市四方区2001年至2007年围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08,0(7X):27-27.
二级引证文献28
1 周丽琼,岳佳,杨美英,文玉婷,贺晓艳.通海县2000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09,23(1):83-85. 被引量:3
2 项瓯.浙江省温州市围产儿死亡监测分析[J] .疾病监测,2010,25(2):162-164. 被引量:3
3 徐艳,项瓯.温州市鹿城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0):494-495. 被引量:1
4 舒立波,屈煜,顾雪君.2158例死亡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1):1035-1037. 被引量:6
5 张绍强,张玲,邹丹玲,陈文英.2004-2009年度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2,3(2):79-81. 被引量:1
6 黎嫦.宾阳县2007~2011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97-397.
7 刘玉洁.孕产妇系统保健与围产儿死亡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62-6163. 被引量:6
8 蒋利红.2007~2011年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78-179. 被引量:13
9 汤红平,姚梦霖,卢翔宇,刘远欢,姜辉,黄犁.12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临床病理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36):7590-7591. 被引量:1
10 闻亚浓.余姚市2011年—2013年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7):2217-2218.
1 吴晨梅.围产儿死亡原因65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59-3859. 被引量:1
2 胡容珍,周瑾.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4):577-578.
3 朱爱聪.三门县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0):47-48.
4 苏花莉.202例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04,26(1):79-80. 被引量:1
5 许罗凤.富阳市2003—2007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8):40-41.
6 孙妙意.103例围产儿死因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06,17(1):65-66. 被引量:3
7 曾红友,黄跃华.宝安区2001~2005年214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16-4518.
8 王秀梅.盐城市1999~2000年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8(2):249-249.
9 陈佳,曹建初,孟青,孙长学,周艳,仝铁,曾宗敏,王兰.围产儿死亡原因统计分析[J] .贵州医药,1996,20(6):339-341.
10 蔡群,徐美凤.富阳市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05-210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