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玉皇阁位于天津旧城东北隅。据文献记载:"玉皇阁在城外东城河边,明万历五年(1577)建,前有坊,后有阁。"后经文物考古工作者考察鉴定,玉皇阁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属道教的道观。现唯清虚阁尚存,为九脊歇山式木结构两层。阁顶中用黄琉璃瓦,边侧用绿琉璃瓦,采取"剪边"作法,显得极为雄伟。前檐下悬康熙四十年恭亲王所书"清虚阁"匾额。上层阁内设有神龛,供奉玉皇大帝神像。外设栏杆。回廊环抱,可凭栏远眺。旧时每年九月初九日津人多至玉皇阁登高,文人墨客更多有诗作吟咏玉皇阁。清代雍正年间天津县丞恽源浚作《玉皇阁春望》云:"海色通群象,晴云旦夕浮。高城千雉出,远渚一帆收。星散空陈迹,莺啼感昔游。津河芳树密,日暮起离愁。"诗人张志奇也有《玉皇阁春望》一诗云:"晴云融海气,万井满春辉。心千里,莺花梦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