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β射线测尘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大气粉尘自动监测仪的结构、设计及实验结果。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11,共2页
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
同被引文献12
-
1董爱华,余琼芳.煤矿井下粉尘信号光电检测电路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3,24(z2):282-284. 被引量:3
-
2刘骏跃.计算机辅助粉尘浓度检测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2,23(z2):622-623. 被引量:1
-
3李卫东,李铁军,刘华,曹福德.HG-HC智能烟尘粉尘测量仪[J].仪器仪表学报,2004,25(z3):690-692. 被引量:3
-
4张展毅,李丰果,杨冠玲,李仪芳,曾凡进,曾立民.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器的研制及性能比对测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6):767-773. 被引量:20
-
5贺永方,曾周末.基于ARM处理器的粉尘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31(8):53-55. 被引量:5
-
6刘任庆.基于蓝牙技术的粉尘检测器的设计[J].通信技术,2009,42(3):252-254. 被引量:4
-
7焦敬品,张强.便携式粉尘测试仪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4):29-32. 被引量:9
-
8李晓帆,刘天生,王鹏飞.基于光散射测量原理的粉尘浓度检测仪的设计[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6):61-62. 被引量:8
-
9荣蓉.煤炭粉尘监控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0,36(1):96-98. 被引量:2
-
10王乃宁,虞先煌,竺晓程.烟尘和粉尘排放浓度的直接和连续测量[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6):679-68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8
-
1赵鑫,潘晋孝,刘宾,陈平.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PM2.5测量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9):74-76. 被引量:16
-
2徐照,王琦,吴瑾华,吴宜灿,吴跃进(指导).基于共线DP-LIBS检测环境中核素铯的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52(8):302-308. 被引量:3
-
3范扬,王少康,连大帅,翟修文,倪倩,西热措姆,沈孝兵.我国PM2.5质量浓度测定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9):697-699. 被引量:9
-
4蔡建海.浅谈宁德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成因[J].海峡科学,2016,0(6):88-92. 被引量:2
-
5赵政.基于β射线法的烟尘浓度直读检测技术及实验[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8,45(3):46-50. 被引量:6
-
6贺振怀,王杰.滤膜形变对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修正[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46(1):52-56. 被引量:4
-
7隋金君.基于β射线和光学融合的烟尘浓度检测技术[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6):82-85. 被引量:3
-
8靳燕,王晓东.基于β射线和光散射法的颗粒物测量系统[J].山西电子技术,2022(4):27-28. 被引量:4
-
1陈仲泉,许敬之,邢建基,林玲.β射线测尘技术简介[J].煤炭科学技术,1992,20(6):47-49.
-
2张盛华.MP101Mβ射线测尘(PM10)分析仪的应用及问题研究[J].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2002(3):15-17.
-
3肖诗祥,施雨湘,杨世柏.大型测尘室及焊接可吸入尘的测定方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21(4):426-430. 被引量:1
-
4王艳,沈毅,黄玉东,刘志言.全数字质量厚度传感器及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1998,11(4):71-77. 被引量:1
-
5徐明.滤筒称重测尘法中,采样量对试验准确性的影响[J].天津电力技术,1990(3):39-41.
-
6刘芳军.应用PC-1501袖珍计算机进行烟道测尘现场计算的程序设计[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2,19(2):77-79.
-
7刘靖琪.粉尘浓度检测技术现状[J].低碳世界,2015,0(14):122-123. 被引量:5
-
8庄马展,吴宇光,周志林,杨青,庄世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三种测定方法比较[J].环境化学,2000,19(2):170-175. 被引量:4
-
9朱一川,张晶,周文刚.光散射式粉尘仪在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卫生,2004,7(3):128-132. 被引量:1
-
10颜家保,曾慕成.粉尘危害个人防护技术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23(3):250-252.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