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受互构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拉斯韦尔提出传播学的"5W"理论以来,传播理论就在既设的框架中运行。按照这一模式的价值取向,如果传者不能取得对受者的支配和控制权,那么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将很难满足初衷甚至背道而驰。在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对受众的征服与主宰(委婉地说是说服与引导),成为传播意义之所在,成为衡量作为传者的组织即电视台的成功标准。
作者
郭五林
机构地区
四川宜宾学院中文系
出处
《山东视听》
2004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传受
传者
传播理论
拉斯韦尔
传播模式
互构
价值取向
电视节目
舆论领袖
传播过程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郑杭生,杨敏.
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4):21-32.
被引量:99
2
新闻宣传领域的重大课题[J]
.当代传播,2003(3):1-1.
被引量:2
3
(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著,王晓珏,宋伟杰.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被引量:37
4
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452.
5
崔保国编著..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9.
6
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500.
7
[美]托夫勒(Toffler,A·) 著,孟广均等 译.未来的冲击[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郑杭生,杨敏.
论社会学元问题与社会学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逻辑结构要素和特定历史过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1-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38
1
谭志满.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人与新乡贤的互构机制——以“撒叶儿嗬”传承现状为中心的考察[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123-132.
被引量:15
2
葛彬超.
论当代文化转向与媒介文化的兴起[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1):245-253.
3
赵伯飞,郭丹丹.
审美泛化的辩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
4
王元伦.
文化消费语境下亲子类电视节目的探索与反思[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3):149-152.
被引量:1
5
张桂芳.
村级财务问题分析——李村个案调查[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93-95.
6
郑杭生,杨敏.
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全球之旅[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1):8-20.
被引量:11
7
岳天明.
社会运行规范化与西北民族社会的和谐[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6):26-29.
被引量:8
8
吉宏,盛敏,杨太康.
社会转型期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的预警、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31-34.
被引量:2
9
杨发祥.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历程及其内在关联[J]
.河北学刊,2006,26(1):81-85.
被引量:7
10
郑杭生.
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J]
.学术月刊,2006,38(2):21-24.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16
1
张印平.
从传播模式看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变化[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1):50-52.
被引量:3
2
李欣人.
传播关系的哲学思考[J]
.当代传播,2005(4):32-35.
被引量:12
3
梅琼林.
新媒介催生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3):54-57.
被引量:13
4
张帅.
浅析和谐传受关系的构建[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2):11-13.
被引量:1
5
管青山.
传受关系的文化解读[J]
.青年记者,2007(20):24-24.
被引量:1
6
祝平良.
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看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关系[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6):854-857.
被引量:6
7
石长顺,向培凤.
电视新闻传播与受众的主体性构建[J]
.电视研究,2009(2):63-64.
被引量:5
8
许卫红.
论述“传-受”关系30年之演变[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32-33.
被引量:1
9
郑兴东.
良好传受关系形成的条件[J]
.采写编,2009(1):56-59.
被引量:3
10
唐弦,朱费伽.
受众研究30年回眸[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5):32-3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国玉霞,颜士刚.
哲学视域下传受关系研究综述[J]
.新闻爱好者,2012(10):27-30.
2
莫梅锋,刘欣.
“传受合一”传播模式的实证分析[J]
.新闻界,2007(4):14-1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盟.
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传受一体化”趋势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54-157.
被引量:2
2
乔媛媛,蒋雷亦.
传受关系的演变与和谐传受关系的建立[J]
.新闻世界,2015(8):293-294.
被引量:4
3
张森.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政府传播视角[J]
.社会学评论,2016,4(4):34-49.
被引量:4
4
李新祥,李墨涵.
省级卫视运营官方抖音号的价值、问题与策略[J]
.中国传媒科技,2019,0(3):14-17.
被引量:2
5
焦子崴.
论智媒时代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变化及作用[J]
.新闻文化建设,2024(5):26-28.
1
范宁.
用传播学“5W”理论分析网络视频广告——以“优酷”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7).
被引量:1
2
袁瑾.
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J]
.网络传播,2004(8):62-62.
3
潘琦.
积极应对“入世”后出版业面临的冲击[J]
.出版广角,2001(6):6-7.
4
曾振华.
消费主义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博弈难题[J]
.新闻知识,2008(7):50-51.
被引量:1
5
俞靓.
华尔街的成功标准[J]
.世界博览,2013(10):60-60.
6
黄正华.
科学为何是成功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5.
7
张珂.
网络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
.新闻窗,2008(2):100-101.
被引量:1
8
孟雯.
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7,0(5):17-17.
9
李宇.
“走出去”导向下的影视精品创作与译制[J]
.传媒,2017(9):43-45.
被引量:1
10
王悦,孙树栋.
科研项目管理的成功标准和风险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6(3):27-29.
被引量:18
山东视听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