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荒谬的世界 自由的追寻——《已知的世界》中摩西的存在主义解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已知的世界》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经典力作,爱德华·琼斯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和多重线索为我们重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未知世界。监工头摩西深处奴隶制的囹圄中痛苦挣扎,试图通过辛苦劳作和尽心服侍主人来改变自身地位,从而获得权力和自由。迫于社会制度的强力迫害,摩西只能顺服于非人道的社会制度,成为奴隶制的牺牲品。
作者
安华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年第3期277-278,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已知的世界》
摩西
存在主义
荒谬
自由追寻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晓菊.
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5):21-25.
被引量:8
2
钱世凤.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红楼梦》人物解读[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1):65-67.
被引量:7
3
罗慧林.
不可能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萨特戏剧《死无葬身之地》解析[J]
.外国文学评论,2009(4):46-58.
被引量:11
4
(法)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02.
5
任生名著..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84.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萨特.《提倡一种处境剧》,见施康强编.《萨特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433-434页.
被引量:1
2
萨特.《关于<死无葬身之地>》(原载法国《战斗报》1946年10月30日).
被引量:1
3
萨特.《关于<死无葬身之地>》,载《萨特戏剧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975页.
被引量:1
4
艾珉.《导读》,见艾珉选编,桂裕芳等译.《萨特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被引量:2
5
萨特.《关于“自由选择”》,载《萨特戏剧集(下)》,第1010页.
被引量:1
6
萨特.《哲学访谈录》,见萨特《萨特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被引量:1
7
萨特.《写作的目的》,见《萨特自述》,第170-171页.
被引量:1
8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50.
被引量:1
9
[美]亚伯托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29.
被引量:1
10
ELLISON,R.看不见的人[M].任绍曾,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3
1
全红.
对《老妇与猫》中存在与选择的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3):103-104.
2
王惠琼.
浅析两性和谐主题在《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中的体现[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3):111-112.
3
王勇智.
浅析妇女政治主题在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体现[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3):113-114.
4
乔艳.
自我身份追寻的心路历程——探析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主题思想[J]
.山东社会科学,2012(S1):15-16.
被引量:1
5
方妍.
自由的尺度——从存在主义角度切入解读库切的小说《耻》[J]
.文学界(理论版),2010(6):89-90.
6
衡方方.
论《看不见的人》中自我与黑人民族文化的觉醒[J]
.北方文学(下),2011(5):33-34.
7
童晓燕.
对《土生子》中主人公形象的萨特式的解读[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210-212.
被引量:4
8
苏彩琴.
存在的意义及选择的自由——析多丽丝·莱辛《老妇与猫》[J]
.陇东学院学报,2011,22(5):32-34.
被引量:3
9
刘大涛.
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在中国的文学接受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6):77-81.
被引量:1
10
张辉辉,光峰.
动物的需求——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2):68-70.
1
罗虹,刘紫丰.
跨越不同文本之间的界限——互文性关照下的《已知的世界》[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4):38-42.
被引量:1
2
罗虹,刘紫丰.
透视“未知”与重塑“已知”——论《已知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叙事策略[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87-91.
被引量:2
3
爱德华·P·琼斯,曹元勇,卢肖慧.
《已知的世界》[J]
.小说界,2010(4):2-2.
4
刘冬玲.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后现代主义杰作《已知的世界》[J]
.读书文摘(中),2016(7):8-9.
5
颜研.
《已知的世界》中美国非裔女性的身份建构[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3):4-5.
6
刘彩霞.
《已知世界》的“未知”[J]
.求索,2013(7):161-163.
7
黄菁.
《已知的世界》的物理空间[J]
.青年文学家,2015(11X):70-71.
8
公丕沛.
论《已知的世界》中亨利的身份构建[J]
.泰山学院学报,2015,37(2):78-81.
9
李梅.
《已知的世界》中的叙事策略[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16-17.
10
安华.
当代美国黑人灵魂的歌者——爱德华·P·琼斯的“逆袭”人生[J]
.世界文化,2013(8):8-10.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