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思考——以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对音乐的发展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以时下流行的一首神曲《我的滑板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及其社会传播方式,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对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作者
周剑
王婧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15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Radio & TV Journal
基金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大众媒介与大学生‘粉丝’现象探析"(XGS13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传播方式
我的滑板鞋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徐寅.
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的解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63-65.
被引量:3
2
耿蕾.
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J]
.文化学刊,2011(1):83-87.
被引量:2
3
印成平.
网络音乐的后现代特征及思考[J]
.黄河之声,2013(21):18-19.
被引量:1
4
郝俊杰.
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J]
.四川戏剧,2013(4):38-41.
被引量:4
5
宋瑾.
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22(1):5-12.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管建华.
世纪之交:欧洲音乐中心论在中国解构之始——认识论哲学基础音乐学的解构[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3):30-41.
被引量:19
2
宋瑾.
世纪末反思——关于音乐的民族性[J]
.民族艺术,1998(1):26-29.
被引量:7
3
曹光平.
从二十世纪世界音乐的变革看二十一世纪的音乐与音乐传播[J]
.中国音乐,1998(1):18-20.
被引量:12
4
郑苏.
近十年EML在西方的新发展与女性主义研究[J]
.中国音乐,1999(4):8-11.
被引量:17
5
宋瑾.
“后现代”与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两次研讨会纪要[J]
.中国音乐,1997(2):60-61.
被引量:2
6
李诗原.
谭盾音乐与后现代主义[J]
.中国音乐学,1996(3):115-128.
被引量:26
7
韩钟恩.
当下新音乐叙事话语的拆解与重构──关于新音乐问题的再度诘问与辩难[J]
.中国音乐学,1995(1):18-31.
被引量:3
8
管建华.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危机感[J]
.中国音乐,1994(3):46-46.
被引量:1
9
蔡仲德.
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7-17.
被引量:13
10
杨沐.
后现代理论与音乐研究(上)[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1):3-14.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31
1
陈煜然,何艳珊.
古琴也摇滚——后现代的“沼泽”先声[J]
.中国美学研究,2020(2):213-222.
2
张文骄.
格里霍夫《圣马可受难乐》第32乐章的世界主义体现[J]
.黄河之声,2022(3):38-42.
3
史丽欣,赵春萌.
评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观点[J]
.时代文学,2008(15):142-143.
被引量:2
4
王雅琴.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音乐的影响[J]
.滁州学院学报,2006,8(1):92-94.
被引量:2
5
宋雪萍.
浅议现代音乐的认同困境及出路[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2):117-120.
6
叶松荣.
关于“西方音乐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商讨——答钟子林教授[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2):123-127.
被引量:1
7
孙琦.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94-101.
被引量:22
8
耿蕾.
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J]
.文化学刊,2011(1):83-87.
被引量:2
9
杨和平.
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349-364.
被引量:33
10
聂鑫焱.
《江南style》风靡全球的传播心理学解读[J]
.传播与版权,2013(4):115-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
1
毛怡红.
现代、后现代与文化的多元性[J]
.国外社会科学,1995(2):36-39.
被引量:11
2
胡春阳.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115-121.
被引量:168
3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06(4):87-92.
被引量:202
4
亢宁梅.
大众文化:新的文化生长点——析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观[J]
.甘肃社会科学,2006(4):175-178.
被引量:2
5
王凤雷.
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
.平原大学学报,2006,23(5):107-109.
被引量:4
6
王岳川.
走出后现代思潮[J]
.理论参考,2007(10):57-58.
被引量:3
7
覃江梅.
“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11):23-27.
被引量:27
8
周成璐,张予矛.
后现代思潮与公共艺术[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112-116.
被引量:2
9
张世福,钱晓文.
重塑互联网价值观[J]
.网络传播,2009(3):26-29.
被引量:3
10
耿蕾.
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J]
.文化学刊,2011(1):83-8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刘燕.
网络“神曲”:狂欢精神与文化反思[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3):91-97.
被引量:1
2
朱宣羽.
浅议当下后现代主义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J]
.明日风尚,2019,0(20):120-12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代栎.
从消费主义和传播游戏视角审视抖音“神曲”的走红[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9):101-103.
被引量:1
1
朱宏波.
“后现代主义”音乐的文化语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10-112.
2
王艺萤.
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以《4’33’’》为主要论据[J]
.北方音乐,2014,34(18):163-163.
3
杨殿斛.
通俗音乐叙事与后现代文化策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0,20(6):53-58.
4
霍陶纯.
认同或抗拒——关于后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6):13-14.
被引量:1
5
赵雅楠.
以谭盾作品为例管窥后现代音乐的艺术特征[J]
.北方音乐,2016,36(8):149-149.
被引量:1
6
王秀.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德国的讨论[J]
.音乐创作,2013(12):162-164.
被引量:5
7
王秀.
后现代主义音乐新解[J]
.艺术百家,2004,20(1):103-104.
被引量:2
8
曲洪启.
民族唱法之我见[J]
.音乐天地,1999,0(2):35-35.
被引量:1
9
刘瑾怡.
论声乐教师的教与学[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2(4):106-107.
10
祁光伟.
美术油画类创作的思考与探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9):92-92.
视听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