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从女性主义观析《德伯家的苔丝》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他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有着但丁一样的独特地位,是英国文学中的一座桥梁。他以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继承和发扬了英国文学传统,又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把传统和当代文学联系起来。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哈代突破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窠臼。
作者
鹿守富
机构地区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托马斯·哈代
英国文学史
女性主义
苔丝
文学传统
现实主义创作
创作模式
当代文学
英国小说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高万隆.
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J]
.外国文学评论,1997(2):108-114.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33
1
王丽,邵胤.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成长——解读艾米莉·勃朗特及《呼啸山庄》[J]
.芒种,2012(19):77-78.
2
韩笑.
伍尔夫与劳伦斯女性观之比较[J]
.芒种,2012(12):71-72.
被引量:1
3
吴娜.
编织、唤醒女性意识——评《苍海茫茫》[J]
.福建外语,2001(2):55-60.
4
高文斌.
《简·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范本[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2-27.
被引量:6
5
李立新.
“疯”女人的控诉——《藻海茫茫》中的殖民与后殖民主义话语[J]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62-65.
被引量:8
6
王藜.
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意识[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212-214.
被引量:3
7
张琳.
苔丝的性别角色与其悲剧命运[J]
.理论导刊,2006(12):111-112.
被引量:1
8
王友琴.
人格平等与个性独立——以女权主义解读夏洛蒂的《简·爱》[J]
.科教文汇,2007(2):163-163.
被引量:1
9
王柳媛.
从凯瑟琳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的女性认识[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2):34-36.
被引量:6
10
龙云.
表象的“屈从”,隐含的反抗——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9(10):68-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于坤.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今日科苑,2007(2):86-86.
被引量:7
2
车艳丽.
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主义的萌芽[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3):107-109.
被引量:8
3
秦国丽.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J]
.科技信息,2012(9):193-193.
被引量:5
4
刘剑钊.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J]
.海外英语,2012(12X):209-21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付邦明.
《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主义思想解读[J]
.芒种,2013(12):133-134.
2
刘剑钊.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J]
.海外英语,2012(12X):209-2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付邦明.
《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主义思想解读[J]
.芒种,2013(12):133-134.
1
草威.
柴静:打开一个平凡的世界[J]
.职场,2011(12):63-66.
2
葛涛.
老舍与但丁的文学联系[J]
.新文学史料,2004(1):118-128.
被引量:3
3
胡明.
区域与区域文化[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17.
4
张颐武.
何顿:在新的状态之中寻觅[J]
.文学评论,1996(5):111-114.
被引量:3
5
徐乐.
绘制二十一世纪契诃夫的文学联系图——俄罗斯的契诃夫研究新论[J]
.外国文学动态,2008(6):43-45.
被引量:3
6
邓辉.
论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J]
.克拉玛依学刊,2012,2(4):69-73.
7
徐乐.
21世纪的俄罗斯契诃夫学:回顾和现状[J]
.俄罗斯文艺,2010(4):3-9.
8
王小松.
浅谈电视散文的文学性[J]
.科学之友,2007(09B):160-161.
9
张新颖,黄长怡.
批评见证个人生命和文学的联系——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黄长怡问[J]
.山花,2006(6):137-143.
10
宋会芳.
五四时期留日派作家研究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