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自然辨证法对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启思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日益深入人心,随着生态文化对建筑创作影响的日益加剧,每一名有良知的建筑师都应该不断强化生态意识,尽量减少建筑物对大自然的伤害,从而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作者
周明坤
机构地区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四川水泥》
2015年第10期138-,共1页
Sichuan Cement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生态设计
人居环境
分类号
TU20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陈易.
生态文化与未来建筑[J]
.现代城市研究,2001,16(1):52-55.
被引量:2
2
何镜堂,蒋涛.
数字城市与建筑学的发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0):1-6.
被引量:3
3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03,10(5):4-7.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19.
被引量:1
2
唐方.在信息时代认识建筑与城市[M].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1..
被引量:1
3
伊东丰雄 方翊珊(译).伊东丰雄作品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5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稿)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1999:1-5
被引量:1
6
顾孟潮.未来的世纪是生态建筑学时代[J].建筑师,1989,:31-38.
被引量:1
7
杨0善勤,郎四维,涂逢祥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8
I.G. Theaker,David Rousseau. Second Draft Rewrite of Materials. Design Smart: Energy Effici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ategies, 1995
被引量:1
9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 K. ChOI Building for Th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1998
被引量:1
10
.SherbanCantacuzino.Re-Architecture.AbbevillePress,198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5
1
何兴华.
人居与科学概念可能的组合[J]
.人类居住,2020(3):13-21.
被引量:2
2
刘钦普.
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4):87-92.
被引量:6
3
谢雨萍,邓祝仁.
中国旅游城市深发展原则问题初探[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4(4):6-10.
被引量:6
4
王纪武.
从表象到实质——当代中国城市问题的文化透视[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11-13.
被引量:4
5
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
江苏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定量评价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30-33.
被引量:49
6
赵万民,王纪武.
人居环境研究的地域文化视野探析[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6):1-5.
被引量:12
7
王纪武.
中国传统区域空间观念发端考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5,12(6):19-23.
8
盖光.
建设性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审美化[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6):10-14.
被引量:5
9
赵万民,王纪武.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关注[J]
.华中建筑,2005,23(2):3-5.
被引量:1
10
赵万民,王纪武.
地域文化:一个城市发展研究的新视野——以重庆、香港为例[J]
.华中建筑,2005,23(5):82-8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勇.
从“自然辩证法”到“可持续发展战略”[J]
.科教文汇,2010(9):193-194.
被引量:1
2
胡海燕,刘晶,逯海勇.
绿色包装的材料应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3):451-454.
被引量:12
3
熊保玉.
浅谈模具设计与自然辨证法[J]
.装备制造技术,2012(8):144-145.
被引量:3
4
邢圆,崔敏婷,孔馨梦.
新能源包装设计功能便利性的提升[J]
.上海包装,2015,0(1):19-21.
被引量:1
5
杨潇辉.
自然辩证法在环境设计中的启发[J]
.低碳世界,2017,7(9):247-248.
被引量:1
6
党国英.
乡村振兴长策思考[J]
.农村工作通讯,2017,0(21):13-15.
被引量:34
7
蒋和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17-24.
被引量:142
8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
.经济与管理,2018,32(1):6-11.
被引量:221
9
叶兴庆.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
.改革,2018(1):65-73.
被引量:667
10
王景新,支晓娟.
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17-26.
被引量:253
引证文献
3
1
黄凯丽,李国春.
自然辩证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J]
.乡村科技,2019,0(13):20-22.
2
李嘉欣,张俊.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0):178-180.
3
邓子航,李庆轩.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可持续包装设计研究[J]
.中国包装,2024,44(1):29-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毛明.
设计创新在可持续发展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包装,2024,44(7):32-39.
1
洪峰.
从自然辨证法中的联系性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手法运用及其启示[J]
.建筑与文化,2015(4):178-179.
2
张文和.
自然辩证法与城市科学——回忆促进中国城科会诞生的一次重要讨论会[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3):66-69.
3
王成.
从自然辩证法中窥探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之路[J]
.山西建筑,2009,35(4):26-27.
4
牟杨.
自然辨证法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
.经营管理者,2011(16):210-210.
被引量:1
5
崔晓梅.
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的思考[J]
.建筑与预算,2007(3):81-81.
6
黄戎.
谈自然辩证法在电梯技术发展中的指导作用[J]
.中国电梯,2015,0(17):25-26.
7
张健.
自然辩证法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以徐州园林景观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5):113-115.
被引量:4
8
王以贤,田俊杰.
岩土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
.科技信息,2011(21):266-266.
被引量:1
9
姜颖.
浅谈自然辨证法在建筑中的应用[J]
.硅谷,2009,2(18).
被引量:1
10
黄怡顺.
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
.房地产导刊(中),2014(5):234-234.
四川水泥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