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其前景展望
出处
《中医教育》
2003年第4期65-67,共3页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课题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曾蕾,张甲,杨宗英.数字图书馆:路在何方?——关于数字图书馆定义、结构及实际项目的分析[J].情报学报,2000,19(1):64-73. 被引量:130
-
2孙承鉴,刘刚.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起步与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9(3):10-16. 被引量:99
-
3周和平.关于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3-10. 被引量:92
-
4莫少强.超星数字图书馆系统述略[J].图书馆论坛,2001,20(1):33-35. 被引量:36
-
5刘峰.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对策及研究动态[J].情报资料工作,2001,22(2):25-27. 被引量:28
-
6郭惜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经验谈[J].情报资料工作,2001,22(2):44-45. 被引量:3
-
7李培,魏闻潇.中外数字图书馆之比较研究[J].津图学刊,2000(3):1-16. 被引量:32
-
8刘锦山.中国信息资源平台暨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探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3):3-7. 被引量:20
-
9徐文伯.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识[J].情报资料工作,2001,22(3):16-17. 被引量:47
-
10叶成林.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概述[J].情报资料工作,2001,22(3):18-1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2
-
1郭玉新.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光盘技术,2006(6):4-5.
-
2吴淑玲.两种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预测模型的比较[J].情报科学,2004,22(11):1317-1320. 被引量:7
-
3邱文杰,刘晓刚,李容,郝丽佳,吴贺珍.美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给我们的启示[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2):96-98. 被引量:3
-
4史卫华,杨子竞.中美图书馆比较研究概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8(1):21-24. 被引量:8
-
5王悦辰.中美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环境比较分析[J].晋图学刊,2008(4):6-9.
-
6韩一静.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28(3):41-42. 被引量:1
-
7崔旭.对陕西省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论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167-171. 被引量:1
-
8廖大宁.关于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运作模式的思考[J].图书馆界,2002(3):33-34. 被引量:1
-
9毕强,史海燕.网络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情报科学,2003,21(5):452-454. 被引量:23
-
10宗承玉.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图书馆建设[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07-108. 被引量:6
-
1李宏,张蕙,史学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J].中医教育,2014,33(4):81-83.
-
2李宏.图书馆外文学术期刊的开发利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33(3):41-42. 被引量:4
-
3黄英华,王利敏,李敏,梁永宣.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实践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4):35-37. 被引量:5
-
4赵丽莹,拱健婷,王利敏,黄英华,邹慧琴.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现代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探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预约培训”为例[J].中医药导报,2016,22(9):110-112. 被引量:3
-
5杨木锐,刘万国.数字环境下中医高校图书馆学科领域服务调研分析[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9(4):15-18. 被引量:1
-
6陆伟路,周满英.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9):55-58. 被引量:1
-
7梁吉春,李岩,刘梅,骆斌,尤海燕,白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0年载文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7-20. 被引量:4
-
8范春莉.论馆藏中医古籍的现状、保护与利用[J].时代教育,2016,0(9):234-234. 被引量:2
-
9王建岭,李仁玲,陈征,王林,王恒草,修剑雷,吴霆.浅谈网络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利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22(1):46-47. 被引量:1
-
10虞学军,林齐鸣.1997~200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引文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2):34-36.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