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市场取向的改革所必然产生的利益分化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分配和利益实现方式的局限性 ,产生了巨大的利益驱动作用 ,激发了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 ,使社会和主体利益快速增长。但是利益分化也形成了供需性、地域性、阶层性等利益矛盾 ,对这些复杂的矛盾关系处理不当 ,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为此 ,要根据利益分化及利益矛盾的性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利益协调。
作者
宁健
机构地区
广西区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利益分化
利益驱动
利益矛盾
利益协调
分类号
C91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被引量:1
2
陈云文选(1949-1956)[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3
列宁全集:第1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4
张晓明著..伟大的共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2.
同被引文献
59
1
张荣洁.
浅析中国社会新兴利益群体[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S1):12-17.
被引量:4
2
伍柳氏.
当代社会“政治冷漠”探因[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219-222.
被引量:2
3
林理玲.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与调控[J]
.岭南学刊,1998(3):30-33.
被引量:1
4
高伯文,黄玉妹.
对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政治稳定的探讨[J]
.北京社会科学,1998(2):62-67.
被引量:5
5
李学增,程学斌.
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J]
.中国社会科学,1997(6):98-115.
被引量:22
6
谢晖,曹榕.
论当代中国的利益分化及其法律调控[J]
.法学,1997(1):14-16.
被引量:4
7
徐勇.
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J]
.社会科学研究,1997(5):33-37.
被引量:46
8
杨光斌.
政治冷漠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3):99-104.
被引量:39
9
李培林.
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J]
.中国社会科学,1995(3):47-63.
被引量:66
10
李景鹏.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
.天津社会科学,1994(3):31-37.
被引量:87
引证文献
9
1
宁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选析[J]
.桂海论丛,2005,21(5):11-13.
2
刘丽杰.
从利益分化到利益协调的视角解读和谐社会[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75-76.
被引量:2
3
何雪梅.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分化问题与政府的职责[J]
.北方经济,2008(18):3-4.
4
李伟梁.
开发区社区建设与城市居民利益关系调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6):101-105.
5
刘芳.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利益分化[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2):20-21.
6
杨思敏,柴英红.
公民权利与社会安定初探[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54-356.
7
姜胜辉.
村级治理中农民政治冷漠的实践形态与生成逻辑[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1):105-112.
被引量:9
8
曾丹.
变革社会的利益分化与立法之关系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09,0(7X):177-179.
被引量:1
9
何海兵.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研究综述[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4(4):99-106.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吴燕萍.
庞德社会控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的启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20(6):86-90.
被引量:5
2
岳海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挥公共政策协调功能[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67-70.
被引量:1
3
乔俊峰.
利益分化·冲突与农民工权益保护[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86-3087.
被引量:1
4
马建斌.
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的政治影响[J]
.前沿,2007(11):94-96.
被引量:3
5
朱建中.
群体冲突的对策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9-70.
6
朱建中.
论群体冲突的形成原因[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0-61.
被引量:1
7
吴惠琳.
浅谈转型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学理论,2010(4):104-105.
8
黄龙.
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对我国法治实践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08,0(34):230-231.
9
胡凯,熊琴.
我国利益多元化下的公共政策制定初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2.
被引量:7
10
金琴.
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研究[J]
.学术交流,2013(8):196-199.
被引量:2
1
刘丽杰.
从利益分化到利益协调的视角解读和谐社会[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75-76.
被引量:2
2
力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导致利已主义盛行[J]
.党政干部论坛,1995(7):13-13.
3
唐复柱.
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45-47.
被引量:6
4
王琳.
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追求与利益协调机制[J]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2):8-12.
5
李彬彬.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再析[J]
.哲学动态,2015(6):23-27.
被引量:7
6
刘卓红.
哲学发展的光明之路[J]
.现代哲学,1996(3):46-46.
7
赵继伦.
和谐伦理关系的社会价值[J]
.新长征(党建版),2007,0(2):38-39.
被引量:1
8
张国良.
言利: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J]
.理论学刊,2002(3):70-71.
9
王璐.
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94-95.
10
阳存.
社会交往与主体利益的选择[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9):17-19.
学术论坛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