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的使用和比较
被引量:
4
The Verb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动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体系中的异同 ,从其定义、功能、语法范畴、分类、及物性以及结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并从文化层面上探求其各自的规律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进而达到认识动词在汉。
作者
冯欣
机构地区
福建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
出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英语
动词
汉语
用法
比较研究
定义
功能
语法范畴
分类
及物性
结构模式
分类号
H314.2 [语言文字—英语]
H146.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9
1
L·G·亚历山大编..朗文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676.
2
连淑能著..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21.
3
潘文国著..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386.
4
[4]蒋坚松.英语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25.
被引量:1
5
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49.
6
[6]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4.
被引量:1
7
[7]熊文.英汉应用对比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188.
被引量:1
8
张伊娜.
虚空与实体——从汉英语法差异看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34-36.
被引量:11
9
张法著..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汪子嵩.
介绍外来文化要原汁原味[J]
.读书,2000(9):94-103.
被引量:4
2
许力生.
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7-21.
被引量:270
3
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0.
被引量:2
4
汪曾祺.蒲桥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
1
张颖.
英语句法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0):65-66.
2
周湘萍.
情景描述的民族审美差异及根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64-66.
被引量:3
3
郭丽君,邓鹂鸣.
汉英对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92-95.
被引量:6
4
辜涛.
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对比及其翻译[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68-72.
5
姬晓媛,刘中阳.
英汉文字对比与翻译[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3):112-112.
6
刘刚义.
试析隐蔽文化及其揭示途径[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0(1):49-50.
7
陈海花.
论涉外商务电话会话应遵守的规则[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4):98-100.
被引量:2
8
王健,陈周云.
谈汉语里非动词谓语句及其英译[J]
.巢湖学院学报,2003,5(5):85-88.
被引量:1
9
周领顺.
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暗化[J]
.外语教学,2003,24(4):36-39.
被引量:15
10
杨定明.
从英汉语法差异看中西哲学观[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2):169-170.
同被引文献
36
1
亢世勇.
现代汉语谓宾动词分类统计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1):36-39.
被引量:3
2
张庆旭.
汉语述语动词框架分类及其语义限制[J]
.汉语学习,1996(3):47-51.
被引量:3
3
王洪轩.
动词语义分类举要[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2):86-91.
被引量:6
4
申小龙.
汉语动词的分类角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66-78.
被引量:11
5
张伯江.
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
.语言研究,2000,20(1):28-40.
被引量:305
6
石毓智.
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03-411.
被引量:53
7
刘永耕.
使令度和使令类动词的再分类[J]
.语文研究,2000(2):8-13.
被引量:22
8
潘艳艳,张辉.
英汉致使移动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2005(3):60-64.
被引量:25
9
徐明.
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转译[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5):101-102.
被引量:1
10
牛保义.“把”字句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G]//第二届认知语言学论坛-构式语法专题研讨会,2007: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李嵩.
试根据动相对动词进行分类[J]
.金田,2012(10):258-261.
被引量:1
2
陈俊芳.
英汉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认知对比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169-173.
被引量:4
3
沈亚奇,钟守满.
英汉动词语法语义结构及其翻译[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1):104-107.
4
刘喜玲.
母语负迁移对我国高中生英语写作动词使用影响的研究[J]
.校园英语,2017,0(47):78-7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周道凤.
中国学生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认知习得调查分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4):84-87.
被引量:3
2
周道凤.
英汉致使移动结构的语法整合认知对比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6):96-100.
被引量:2
3
赵箫宇.
英汉致使动词对比研究[J]
.科教文汇,2014(20):97-98.
4
张明辉,孙宗美.
21世纪汉语动词分类标准问题研究综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103-111.
被引量:1
5
李伟.
英语感知动词与致使移动构式语义互洽研究[J]
.昭通学院学报,2020,42(4):55-59.
1
林青.
不同人称和“认识动词”的搭配选择及其制约因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2(5):64-73.
被引量:1
2
童平雄.
略谈英语的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96-97.
3
初相娟.
从含“から”的单句否定句的否定焦点看日语动词[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z1):18-22.
4
徐进霞.
多面手have[J]
.阅读,2007(1):40-40.
5
叶川.
试析“目的格”的语义层次递归——现代汉语“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语义扩展[J]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5):41-43.
6
高松,颜伟,刘海涛.
基于树库的现代汉语动词句法功能的计量研究[J]
.汉语学习,2010(5):105-112.
被引量:11
7
于康.
日语他动词分类的可行性与他动词的意志性[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9-26.
被引量:5
8
严辰松.
伦纳德·泰尔米的宏事件研究及其启示[J]
.外语教学,2008,29(5):9-12.
被引量:26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