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古代诗歌学的传统与交流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文化有着血脉的联系。日本歌学就是在这种密切的传统与交流中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质。从原初歌谣的历程来看,最初是从一种对生活的悲喜的感动发声开始的,比如劳动配合、信仰的希求、性欲的冲动和战斗的呼号,内容多为祭祀、生产、战斗、求婚、喜...
作者
叶渭渠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日本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52-58,共7页
Japan Studies
关键词
古代诗歌
诗学思想
古今和歌集
藤原俊成
幽玄
《万叶集》
怀风藻
汉诗文
中国诗学
纪贯之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8
1
李芒,松尾芭蕉.
芭蕉名句选译[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6):48-50.
被引量:3
2
山口博.
日本古代和歌に与えた中国闺怨诗の影响[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6):1-5.
被引量:1
3
松浦友久.
和歌·俳句の汉(訁尺)につぃて——リズム論の観点から[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6):1-6.
被引量:5
4
王树藩.
《古池》翻译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0(4):45-49.
被引量:5
5
丘仕俊.
日本和歌的格律与技巧[J]
.外国语,1985,8(3):59-64.
被引量:3
6
蔡镇楚.
中国诗话与日本诗话[J]
.文学评论,1992(5):91-101.
被引量:5
7
张晓希.
中国古代诗歌对日本诗歌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16(4):64-71.
被引量:2
8
林少华.
一轮明月 几多情怀——中日古代咏月诗异同管窥[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15(6):61-69.
被引量:2
9
邓云凌.
中日古典诗歌意象比较[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4):56-59.
被引量:2
10
张伯伟.
论日本诗话的特色——兼谈中日韩诗话的关系[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20-3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0
1
刘艳.
论道教思想对日本汉诗《怀风藻》的影响[J]
.作家,2011(8):92-93.
2
李沛.
论日本上代文学的“言灵”观[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1):106-114.
被引量:6
3
赵莹波.
中日相思诗歌比较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3):114-121.
被引量:3
4
赵雁风,宋晓凯.
从意境美浅析《古池》的汉译[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107-109.
5
米丽萍,米丽英.
中日闺怨诗的宏观比较[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36-41.
被引量:1
6
赵春英.
日本和歌的韵律特征及文化价值[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4):147-151.
7
邱明丰.
中日诗话的影响与比较——十至十三世纪中日诗话关系探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1):179-188.
8
杜晓勤.
唐代诗格对日本早期歌学之影响[J]
.文艺研究,2022(1):55-68.
被引量:2
9
罗宇.
审美代偿:日本五山诗歌中的“缺席”书写[J]
.国外文学,2022(3):138-148.
被引量:1
10
姚晶晶.
试论王昭君文学形象在日本的流布[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9,0(1):250-2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米丽萍,米丽英.
中日闺怨诗的宏观比较[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36-41.
被引量:1
2
李国栋.
浅析日本上代文学理念之「あかし」「きよし」「さやけし」——以《万叶集》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8):57-58.
3
金凤,吴宦熙.
《夏目友人帐》与《少年阴阳师》中的言灵信仰现象比较研究[J]
.科教文汇,2019(9):167-169.
被引量:2
4
董广.
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像传承及对我国的启示——以《你的名字。》为例[J]
.电影文学,2019(13):128-134.
被引量:4
5
王蕊.
平行研究视阈下的中日闺怨诗比较——以李清照与小野小町诗作为例[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93-96.
被引量:1
6
米可歆,窦硕华.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日体态语文化差异探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9):126-130.
7
宋波,张璋.
论古代日本文化语境中的南昌文化风貌[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3):46-50.
8
罗宇.
审美代偿:日本五山诗歌中的“缺席”书写[J]
.国外文学,2022(3):138-148.
被引量:1
9
李定广.
唐宋文学研究[J]
.学术月刊,2023,55(11):203-208.
10
罗宇.
“复现”的冲动:苏轼诗歌中的互文性写作[J]
.浙江学刊,2024(1):200-207.
1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四)[J]
.日语知识,2004(4):30-31.
2
民子.
永远的寅次郎[J]
.读书,1997,0(7):111-116.
3
杨学江,解德道.
试论日本文学的“疏远”现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12Z):11-12.
4
李广志.
阿倍仲麻吕在明州望过月吗[J]
.书屋,2016,0(7):72-73.
被引量:1
5
韩昇.
纪贯之——日本“国风文化”之先锋[J]
.上海文博论丛,2006(2):105-109.
被引量:1
6
姚继中,林茜茜.
日本文学理念(七) 俊成、定家之趣——「幽玄」与「有心」[J]
.日语知识,2010(7):32-33.
7
林林.
遣兴[J]
.群言,1997,0(7):39-39.
8
白景皓.
日本《怀风藻》与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山水诗志趣表现手法的比较[J]
.神州,2013(14):11-11.
9
石莹.
日本文学视阈下的日本文化探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11X):41-42.
被引量:2
10
邓太玲.
小议《古今和歌集》四季和歌的自然审美[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9):53-53.
日本研究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