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从Hounsfield发明第一台CT以来,CT技术不断创新,1985年滑环CT问世;1989年,应用滑环技术的螺旋CT推向市场,随之高质量的多方位重组(MPR)和多种重建功能如表面遮蔽显示(SSD),最大(小)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CT仿真内窥镜(CTE)相继出台,使图像后处理在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19-320,F00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