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在丧失轰动之后——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浅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革命历史小说在新时期失去轰动效应有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是西方思潮的全方位引进,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初步确立,导致了文学本身的边缘化;内部原因则是作家在理解革命历史、塑造历史人物以及借鉴西方写作手法等方面都出现较大的偏差。
作者
杨建华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15-16,共2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新时期
革命历史小说
轰动效应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董学文,荣伟编..现代美学新维度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13.
1
张成军.
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探析——“五四”至建国前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传播研究[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4(2):77-83.
2
莫山洪,余恕诚.
“四六”的定名及其意义:从柳宗元到李商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6-9.
被引量:2
3
王义杰.
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及文化反思[J]
.芒种(下半月),2014(9):6-7.
4
魏灿芬.
从躁动到澄明——从叙述视角看余华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变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147-149.
5
江秀丽.
谫论《德伯家的苔丝》之悲剧性[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8(4):94-96.
被引量:1
6
傅正义.
中国诗歌“二源”合“一流”嬗变大势的初步确立者——曹植[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14-117.
7
赵雅文.
浅析《哈姆雷特》主人公悲剧的内部原因[J]
.青春岁月,2015,0(5).
8
张兴德.
前八十回就宝黛婚姻对贾母、王夫人矛盾的描写及意义[J]
.红楼梦学刊,2003(4):191-210.
被引量:12
9
张雨婷.
唐传奇兴起的社会原因[J]
.山西青年,2016,0(1):113-115.
10
谈凤霞.
论中国儿童文学审美现代性的确立[J]
.宁夏社会科学,2007(2):142-146.
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