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道德文化
被引量:
3
On the Moral Cultu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时期应有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具有先进文化的鲜明特征 ,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的关键因素 ,它集中体现了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功能 ,并渗透于各种文化领域。文化建设的一个首要着眼点 ,应注重把道德文化确立为其主题选择。
作者
郑祖泉
机构地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科研处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7,共4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道德文化
特征
作用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同被引文献
33
1
倪愫襄.
中国传统善恶观的历史发展[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1):73-78.
被引量:2
2
邓名瑛.
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逻辑进程及其特点[J]
.道德与文明,2002(4):46-50.
被引量:1
3
关键.
论道德的发生[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5):79-86.
被引量:2
4
孙树平.
略论原始思维与道德起源[J]
.道德与文明,1997(2):21-22.
被引量:1
5
李建华,曾钊新.
论道德思维[J]
.求索,1991(1):41-46.
被引量:4
6
高小玲,刘巨钦.
从人性假设视角透析管理思想回归的内在历史逻辑[J]
.南开管理评论,2005,8(1):83-90.
被引量:17
7
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41.
被引量:11
8
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志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20.
被引量:6
9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1.
被引量:3
10
甘葆露.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德育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91-19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建华,冯丕红.
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
.武陵学刊,2011,36(4):6-20.
被引量:5
2
李建华,冯丕红.
论道德继承的基本属性[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3):42-47.
被引量:5
3
胡俊,胡怀雯.
管理伦理视域下管理者的道德情感[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3):213-21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立夫.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多维阐释[J]
.武陵学刊,2013,38(3):1-8.
被引量:2
2
李良斗.
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3(9):58-59.
3
陈华生.
史学视野中的中国木雕工艺[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2):76-77.
4
郑煌章.
论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
.艺术时尚,2014(3):183-184.
5
程嫩生,范婧媛.
清真雅正与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2):29-33.
被引量:1
6
冯丕红,李建华.
论道德传统[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6(3):56-61.
被引量:2
7
程嫩生,马启超.
明代时期虞山书院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6(3):132-136.
被引量:2
8
陈默.
道德反哺:道德之代际传递的新型模式探讨[J]
.云梦学刊,2017,38(4):61-65.
被引量:2
9
桑东辉.
共享发展理念中的传统文化基因[J]
.武陵学刊,2018,43(2):1-8.
被引量:1
10
王瑞明,徐文明,高珠.
中小学生品格的结构及测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6-68.
被引量:3
1
曹汝平.
秋山孝的海报设计理念[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1(11):61-64.
2
谢军.
传统美德在新中国的传承弘扬——兼谈道德的发展与建设[J]
.唐都学刊,2015,31(4):7-11.
被引量:1
3
小船问鱼.
《怒》:从愤怒走向虚无[J]
.电影世界,2017,0(2):54-54.
4
郝青松.
仁·宽 城市之光——仁·宽艺术评述[J]
.艺术市场,2008(9):36-39.
5
路书红.
我国教学理论研究十年——基于文献的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09(12):22-25.
被引量:1
6
史言喜.
充溢悲悯拍众生——论谢晋电影的人文关怀[J]
.电影文学,2009(3):123-124.
被引量:1
7
张志强,魏彬.
瞬间的永恒——解读扬名美国的立陶宛年青画家 阿力士·康尼斯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6):72-73.
8
黄雨水.
“高科技、低情感”生存困境下的心灵补偿——《机器人总动员》评析[J]
.当代电影,2009(3):118-120.
被引量:8
道德与文明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