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集科技评价体系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多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者
张桂珍
机构地区
江苏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出处
《江苏科技信息》
2003年第7期10-12,共3页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科学技术评价
科技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
专家资格审查制度
科技管理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G31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1
郭晓岩,邵武杰.
试论沈阳市科技评价体系的对策与建议[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4):158-160.
被引量:1
2
周兆透.
论科技评价在科学制度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3):30-33.
被引量:10
3
刘志宇.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健全决策咨询机制[J]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9):80-8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贺建军,陈雅兰,徐婷婷.
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10):80-84.
被引量:2
2
刘立.
论工业中科学制度化和科学职业化[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3(5):44-49.
被引量:8
3
连燕华,马晓光.
试论科学研究评价的标准[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1):63-68.
被引量:30
4
丁福虎.
中西方科技评价方式的比较[J]
.云南科技管理,2002,15(3):47-47.
被引量:7
5
杨登述.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J]
.中国科技成果,2002(14):4-9.
被引量:2
6
马鲁豫,王家林,尹光,程义民.
加快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探讨[J]
.中国科技产业,2003(1):42-43.
被引量:5
7
张桂珍.
聚集科技评价体系[J]
.江苏科技信息,2003,20(7):10-12.
被引量:5
8
陈兆莹.
试论区别不同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完善科技评价体系[J]
.科技成果纵横,2003(5):12-14.
被引量:9
9
关于印发《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1):22-27.
被引量:7
10
马伟群.
被评价对象和被评价方有何区别?[J]
.辽宁科技参考,2004(4):44-4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涂崇民,张晓丰.
高校科技人员评估体系中的问题浅析[J]
.科研管理,2010,31(S1):48-53.
被引量:5
2
王松梅,成良斌.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5,7(6):129-131.
被引量:32
3
赵建美,刘云.
论科研机构评价结果的公布与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A):7-8.
4
易玉.
我国科技评价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行政与法,2008(3):88-90.
被引量:2
5
陈燕宁.
政府在企业R&D绩效评估中的导向作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7):97-98.
6
李发福.
科学与技术的混同及其评价体系的失真[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102-106.
被引量:3
7
吴根,于敬鹏.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80-183.
被引量:19
8
张新民,董诚,李善青.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评价[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3,45(3):14-18.
被引量:2
9
宋洁.
科技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应用——基于次约束的制约因素寻找[J]
.理论月刊,2013(11):158-162.
被引量:2
10
闫诚,韩晶,裘慧,张志华,杨荣鑫,杨斌.
质检系统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2):20-22.
同被引文献
28
1
何中华.
学术的边界?[J]
.书屋,2003(1):49-53.
被引量:7
2
顾海兵,王宝艳.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4):12-15.
被引量:11
3
朱作言.
同行评议与科学自主性[J]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5):257-260.
被引量:27
4
李秀芳.
优秀稿件外流的对策[J]
.编辑学报,1994,6(3):154-156.
被引量:2
5
贺建军,陈雅兰,徐婷婷.
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10):80-84.
被引量:2
6
刘立.
论工业中科学制度化和科学职业化[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3(5):44-49.
被引量:8
7
陈贵兰.
我国科技评估进入黄金发展期——访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兆莹[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8):11-16.
被引量:9
8
伍群,范丹瑞,秦亚恬.
我校提高科技统计年报质量的作法与体会[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0,13(3):158-159.
被引量:2
9
连燕华,马晓光.
试论科学研究评价的标准[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1):63-68.
被引量:30
10
丁福虎.
中西方科技评价方式的比较[J]
.云南科技管理,2002,15(3):47-4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朱玉.
高校科技统计和科技评价[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S1):251-252.
被引量:2
2
周兆透.
论科技评价在科学制度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3):30-33.
被引量:10
3
郭晓岩,邵武杰.
试论沈阳市科技评价体系的对策与建议[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4):158-160.
被引量:1
4
杨莉,张子龙.
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几点考量[J]
.学理论,2014(12):147-149.
被引量:4
5
鲁玥,苗艳荣,郝丹.
基于国家科研奖励新政下用户需求的图书馆查证服务创新实践[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4(1):40-4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涂崇民,张晓丰.
高校科技人员评估体系中的问题浅析[J]
.科研管理,2010,31(S1):48-53.
被引量:5
2
王松梅,成良斌.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5,7(6):129-131.
被引量:32
3
赵建美,刘云.
论科研机构评价结果的公布与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A):7-8.
4
易玉.
我国科技评价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行政与法,2008(3):88-90.
被引量:2
5
宋广林,李文华,王晓君.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探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2):167-169.
被引量:6
6
李发福.
科学与技术的混同及其评价体系的失真[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102-106.
被引量:3
7
吴根,于敬鹏.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80-183.
被引量:19
8
张新民,董诚,李善青.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评价[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3,45(3):14-18.
被引量:2
9
黄艳玲.
医疗卫生行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9):16-19.
被引量:11
10
宋洁.
科技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应用——基于次约束的制约因素寻找[J]
.理论月刊,2013(11):158-162.
被引量:2
1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5):482-484.
被引量:33
2
胡学龙.
论技术评价及我国的对策[J]
.中国软科学,1988(1):56-57.
3
郑晓娟.
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科技评价体系改革[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4):46-49.
被引量:10
4
No.142 Issu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eseScientific Academy,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China Foundation for Natural Science).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J]
.交通标准化,2004(6):11-12.
5
孙德华.
SCI及其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作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531-534.
被引量:17
6
孙丽娜,黄宝晟.
社会环境因素对科技评价的影响[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21-23.
7
刘富.
不仅是评价更是建设[J]
.中国石油企业,2011(10):115-115.
8
学术论文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作用讨论[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5,11(12):223-223.
9
马伟群.
科学技术评价知识问答[J]
.辽宁科技参考,2004(6):44-44.
10
赵畅.
一个正确的导向[J]
.群言,2003,0(9):45-45.
江苏科技信息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