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思考
被引量:
5
The Consideration of Building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已正式启动,但在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不少变数和问题。因此,协调好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的经济关系,求同存异,分阶段、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必将呈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作者
欧阳欢子
机构地区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
出处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5-80,共6页
World Economy Studies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
威胁论
机遇论
贸易合作
分类号
F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1
谷源洋.“东盟与中国‘10+1’: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突破”.中国网,2002年3月25日.
被引量:1
2
德意志银行Manu Bhaskaran(新加坡).“中国崛起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Z].,2003年2月24日..
被引量:1
3
阎学通.“立足周边谋发展”[N].《环球时报》,2000年3月3日.
被引量:1
4
冯昭奎.《亚洲期待中日韩合作》[N].《环球时报》,2002年11月11日第18版.
被引量:3
5
张蕴岭.
东亚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J]
.当代亚太,2002(1):6-11.
被引量:43
6
曾璐,周青.
中日关系中的东盟因素[J]
.国际观察,2001(4):45-49.
被引量:4
7
李金明.
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J]
.南洋问题研究,2002(1):53-65.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菲再呼吁马来西亚拆除暗沙礁岛构筑[N].联合日报,1999—06—29(1).
被引量:3
2
香港:大公报(菲律宾版),1999-11-30(2).
被引量:1
3
香港:大公报(菲律宾版),2000-9-1(2).
被引量:1
4
Dieter Heinzig. Disputed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J] , Hamburg Institute of Asian Affairs , 1976.
被引量:1
5
MarwynS . Samuels. Contes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M] , NewYork, Metheun, 1982,pp.188-194.
被引量:1
6
澳门日报社论.越言行不利解决南沙问题[N].菲律宾:世界日报,2001-2-16(3).
被引量:1
7
菲律宾:世界日报,2001-2-14(17).
被引量:1
8
菲律宾:世界日报,1999-10-28(1).
被引量:1
9
Aileen San Pablo--Baviera edite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Philippine Perspectives[A],Philippine ChinaDevelopment Resource Center &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C] ,1992 , New Manila,p.6 .
被引量:1
10
傅昆成.南海的主权与矿藏--历史与法律[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1.11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8
1
宋超.
东亚地区集体认同建构的变量分析[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97-99.
2
杨青.
略论东盟的战略调整及其发展走向[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4):120-123.
被引量:1
3
李晓梅.
推进中国—东盟贸易区经济合作的构想[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4,24(11):73-77.
4
孙丽.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互动关系[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1):27-32.
被引量:2
5
李恒.
亚洲价值阻碍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了吗[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2-47.
被引量:1
6
邓显超,徐德荣.
论中国亚洲地区主义战略的构建及影响因素[J]
.东南亚研究,2005(2):4-9.
7
刘学之,徐流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中我国的应对之策[J]
.改革与战略,2005,21(7):4-6.
被引量:1
8
何慧刚.
东亚货币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对策[J]
.现代经济探讨,2005(9):9-13.
被引量:2
9
廉晓梅.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与模式选择[J]
.东北亚论坛,2005,14(5):21-26.
被引量:17
10
张广华.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2):4-6.
同被引文献
36
1
程信和,呼书秀.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
.南方经济,2004,33(7):75-79.
被引量:12
2
杨胜利,李海青.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3):60-63.
被引量:4
3
胡晓珊.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博弈研究[J]
.亚太经济,2004(5):42-44.
被引量:6
4
尤安山.
中国经济崛起及与东盟的经贸关系[J]
.世界经济研究,2004(9):37-42.
被引量:13
5
欧阳欢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J]
.世界经济研究,2004(9):43-48.
被引量:11
6
宋韬.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与前景[J]
.上海综合经济,2003(12):69-71.
被引量:3
7
范祚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推进策略与欧盟经验借鉴[J]
.东南亚纵横,2004(12):6-10.
被引量:5
8
王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9-55.
被引量:10
9
吴亮.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初探[J]
.经济前沿,2004(12):34-37.
被引量:7
10
汪威毅.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与前景[J]
.当代亚太,2003(10):26-2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阎红梅,林元,陈宏,富延丰.
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思考[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6):69-73.
被引量:1
2
杨胜利,李海青.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3):60-63.
被引量:4
3
熊洁敏.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和策略研究[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2):15-20.
被引量:6
4
罗宁,张优智.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26-29.
5
郭晓磊,吴国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驱动机制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7(1):68-7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卢启程.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动态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8-20.
被引量:3
2
鄢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07,22(S2):146-147.
3
熊洁敏.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和策略研究[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2):15-20.
被引量:6
4
李小圣,王晓梅.
东盟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39-42.
5
梁峻芳.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科技广场,2006(9):11-13.
被引量:1
6
许陈生,黄佩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分析[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6(4):69-71.
7
陈丽.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5):79-84.
被引量:6
8
程倩.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8):35-36.
被引量:3
9
王天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策略[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2):1-4.
被引量:2
10
刁巍杨,马萍.
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互补性实证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09(34):68-69.
1
陈昌福.
邓小平关于“宁波帮”论述的哲理核心[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B07):9-10.
2
方生.
“外资威胁论”质疑[J]
.改革,1998(1):71-74.
被引量:1
3
周立.
中国崛起的外部性与经济安全[J]
.管理评论,2006,18(6):58-62.
被引量:6
4
吕晓峰,钟芳芳.
“非洲机遇论”成为各国共识——专访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旷伟霖大使[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7,0(4):44-45.
5
Jonathan Anderson.
亚洲:老调重弹还是全新世界?[J]
.商务周刊,2003,0(10):82-85.
6
吴京.
石油威胁论站不住脚[J]
.市场周刊(新物流),2005(45):34-34.
7
李冻菊.
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利与弊[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52-56.
8
胡鞍钢.
是“威胁论”还是“互利论”——中国经济崛起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9):33-38.
被引量:14
9
Axel Berkofsky,陈文鑫.
中国的亚洲雄心[J]
.世界知识,2005(18):6-6.
10
长三角发展将面临五大挑战[J]
.上海物流,2004(6):15-15.
世界经济研究
200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