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影响科技创新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现行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
作者
沈炯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53-54,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制约因素
高校
教育体制
计划性研究
原创性研究
人力资源配置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80
1
蒋铁柱,杨亚琴.
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科技创新模式比较[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5-14.
被引量:45
2
江云清.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3):64-66.
被引量:18
3
冯鹏志.
论技术创新与其环境变量的社会互动[J]
.求索,1997(5):19-23.
被引量:3
4
金薇吟.
论科研与教学的双向驱动关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30-33.
被引量:10
5
杜谦.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谈谈我国的科技发展[J]
.求是,2001(23):52-54.
被引量:3
6
严会超,黄江康,吕建秋.
试论高校科技管理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6):107-108.
被引量:20
7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
.教学研究,2005,28(4):286-290.
被引量:48
8
任小龙,陈晏辉,李波,亓蕴珍.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05(12):80-82.
被引量:40
9
孙孝科.
高校科技创新驱动因素:内涵、表征、关系及其调适[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2):92-97.
被引量:14
10
毕会英.
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职能定位[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7-2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7
1
陈海英.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的若干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5(2):6-9.
被引量:8
2
王东波.
高职高专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的思考——以攀枝花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25-25.
被引量:1
3
孟旭琼.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4):69-71.
被引量:2
4
李慧玲,付文杰.
高校科研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8):7-9.
被引量:14
5
李卓梅.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7):144-146.
被引量:10
6
周培松,孟三爱.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63-64.
被引量:31
7
付然.
浅析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
.黑龙江史志,2007(7):45-46.
被引量:1
8
权立枝.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性障碍与突破[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4):87-89.
9
卢榕炜.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现状与对策[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5):573-575.
被引量:2
10
刘向东.
谈船舶类高职院校创新性实验点的建设[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1):67-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高赟,王晓丽.
论西部地方高校科研可持续发展[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44-47.
2
褚东升,唐波,赵相喆.
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硅谷,2008,1(15).
被引量:9
3
佟晖,齐莹素,刘长文,尤慧.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6):84-88.
被引量:10
4
胡涛.
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调查看本科人才培养——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193-193.
被引量:1
5
赵圣文.
浅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视角(下),2012(4):160-161.
被引量:3
6
张荣花.
浅析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大家,2012(10):367-367.
被引量:1
7
孟旭琼.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4):69-71.
被引量:2
8
徐翔,聂鸣.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178-180.
被引量:15
9
林萍.
改变观念 创新机制 推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258-259.
被引量:9
10
周川.
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9-16.
被引量:19
1
刘文彦,戴杰.
大学步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心是历史的必然[J]
.中国高教研究,2003(5):32-33.
被引量:2
2
刘娟.
研究生的寻“原”之路[J]
.时代教育,2013(19):233-234.
3
本刊稿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1).
4
高晓清.
通识教育及其功能——一种以“研究意义”为起点的逻辑考证[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8(5):14-18.
被引量:4
5
陶西平.
情境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J]
.人民教育,2013(15):10-12.
6
贾永堂,沈红.
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两大战略难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2):55-57.
被引量:4
7
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京召开[J]
.中国博士后,2015,0(5):7-9.
8
韩芳,史玉民.
世界著名大学科学哲学专业述评[J]
.教育与现代化,2009(1):56-61.
被引量:1
9
吴德星.
大学要与浮躁功利保持距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5):1-1.
被引量:1
10
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4).
中国高等教育
2003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