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获突破
出处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
2003年第2期76-76,共1页
Bulletin of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
1王连生,兰月相.山区单季稻区抗性品种利用初报[J].丽水农业科技,1990(4):6-7.
-
2张学仁,张红霞,等.南阳市1950—1999年棉花品种利用及其规律(续)[J].南阳农业科技,2002(2):24-25. 被引量:1
-
3袁玲,贾月慧,刘洁.小麦不同品种利用土壤磷钾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2):178-182. 被引量:4
-
4李东安.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利用现状与赤霉病发生情况[J].现代农业科技,2014(7):63-63.
-
5杨赞林,甘斌杰,汪建来,王瑞,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赵斌.稻茬麦品种的选育和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1,7(5):21-24. 被引量:3
-
6吕善勇.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农牧情报研究,1993(3):22-25.
-
7郭瑞星,邵仁学,湖北省种子总公司.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1996,35(6):25-28. 被引量:19
-
8赵虹,王西成,范和君,田云峰,皮杰恩,纪利坤.从河南省小麦品种的表现及利用现状谈科学用种[J].河南农业科学,1997,26(8):3-6.
-
9李英.南阳盆地玉米品种利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52-53.
-
10吴永才.象州县水稻品种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吉林农业,2014(11):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