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4-46,共3页
同被引文献78
-
1田友谊.创新教育的麦当劳化及其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5):68-70. 被引量:6
-
2马铁信,王炜奇.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7):145-146. 被引量:12
-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21
-
4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3-18. 被引量:110
-
5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3(2):29-34. 被引量:2
-
6郭建如.民办高等教育地域性发展的三个维度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发展机制初探[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3(2):51-56. 被引量:3
-
7莫妮克.坎托-斯佩伯,钟良明.我们能宽容到什么程度[J].第欧根尼,1999(1):80-92. 被引量:28
-
8江滨.大学生厌学现象探析及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42-144. 被引量:20
-
9郭建.民办高等教育地域性发展的多维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44-52. 被引量:16
-
10杨福家.一流大学靠什么[J].中国高教研究,2004(9):4-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21
-
1顾弘敏.高校教学中的“以人为本”[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5(2):79-80. 被引量:5
-
2顾弘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文关怀[J].世界教育信息,2004,17(7):77-78. 被引量:1
-
3熊军.关于大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8. 被引量:1
-
4殷小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障碍与基本方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29-33. 被引量:6
-
5周国平,张军红.民办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4):31-34.
-
6覃红霞.高考改革反思录[J].江苏高教,2006(5):24-26. 被引量:5
-
7吴余舟.人本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4):63-66.
-
8严勇.宁波诺丁汉大学学风建设的经验启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82-84. 被引量:1
-
9田友谊,涂艳国.教育中的宽容与创造——兼论创造性人才成长环境的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20):28-32. 被引量:19
-
10华长慧,徐亚芬,沈伟其,喻立森.努力打造中外合作大学的成功范例——宁波诺丁汉大学独特办学模式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15-1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78
-
1但菲,高源唯.“剧场效应”:幼小衔接超前补课现象透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17-23.
-
2吴建英.推行校际选修课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S1):225-226. 被引量:3
-
3周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70-73. 被引量:4
-
4李树斌.“宽容”是一种无声教育[J].成功,2013(8):218-219.
-
5金鑫,廖春英,刘巧珍,杨秀丽,连晓娜.论护理文化建设与护理人才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6):382-383. 被引量:28
-
6韩月香.从科学发展观看教育现代化[J].肇庆学院学报,2005,26(4):5-9.
-
7景俊青,王小力,景根杰.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79-81. 被引量:1
-
8陈海蓉,姜涛.“以人为本”与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187-188. 被引量:2
-
9刘利波,张福金,胡晓辉.论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308-309. 被引量:1
-
10陈兴德.高考论争与科举隐喻[J].江苏高教,2008(4):41-43. 被引量:6
-
1赵观石.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及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9(5):62-64. 被引量:21
-
2邓李梅,刘波.从比较中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1):128-131. 被引量:9
-
3吕春丽.中外比较——中美小学生作文比较[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全国小语会会刊),2002(2):39-40.
-
4张恩祥,方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提高我国工程师培养水平--中外工程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53-55. 被引量:7
-
5朱元洁.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闽江学院学报,2003,24(4):56-61. 被引量:3
-
6张来斌.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4):69-73. 被引量:3
-
7杨福家.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J].神州学人,2004(1):31-33. 被引量:1
-
8庄敏.当代中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和趋势[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818-822. 被引量:7
-
9张鹏.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0):40-43. 被引量:10
-
10吴爱惠,周家骥.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外比较初探[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10):6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