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绿洲——额济纳生态备忘录
出处
《档案与社会》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Archives and Society
-
1马燕,曹希强,李志萍.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3):43-47. 被引量:11
-
2陈江南,蒋晓辉,杨一松,孙维营.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林草植被对调水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2007(7):17-19. 被引量:2
-
3李旭.额济纳绿洲生态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J].中国水土保持,2001(9):14-15. 被引量:5
-
4任立新,鲁学纲,范正军.黑河下游水文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输水的启示[J].人民黄河,2015,37(11):53-57. 被引量:2
-
5苗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沙尘现状和问题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1):86-90.
-
6汤奇成,张捷斌.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27-233. 被引量:90
-
7马燕,李志萍,曹希强.近200年来额济纳绿洲土地荒漠化进程及其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5):158-162. 被引量:5
-
8丰华丽,王超,李剑超.干旱区流域生态需水量估算原则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25(1):31-33. 被引量:36
-
9郑祥民,王辉,周立旻,许健,王永杰.内蒙古黑河下游木能诺尔湖泊沉积物记录的环境信息[J].土壤通报,2009,40(5):1189-1192.
-
10张一驰,于静洁,乔茂云,杨宏伟.黑河流域生态输水对下游植被变化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2011,42(7):757-765. 被引量: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