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子文件产生证据效力的困难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
10
The Difficulty for Being as Evidence of Electronic Record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Managemen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证据法角度探讨了电子文件产生证据效力的困难 :电子文件应归属于何种证据形式、电子文件是否有原件、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应如何审查等 ,并对国外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法规作了分析 。
作者
王绍侠
吴永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出处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Archives Science Study
关键词
电子文件
证据效力
证据法
电子文件真实性
电子文件管理
分类号
G270.7 [文化科学—档案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刘品新.《论电子证据的认证规则——以可采性的认定为视角》[A]..《证据学论坛(第四卷)》[C].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被引量:1
2
陈一云主编..证据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43.
3
梅绍祖等主编..电子商务法律规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71.
4
何家弘主编..电子证据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10.
同被引文献
57
1
刘立霞,岳悍惟.
民事诉讼中判断电子证据真实性的标准[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3):26-28.
被引量:2
2
乔纳森.科恩,何家弘.
证明的自由[J]
.环球法律评论,1997,19(3):3-14.
被引量:71
3
陈祖芬.
电子文件的证据可采性研究述评[J]
.兰台世界(上旬),2005(2):22-23.
被引量:6
4
于海防,姜沣格.
数字证据的程序法定位——技术、经济视角的法律分析[J]
.法律科学,2002,20(5):104-115.
被引量:18
5
王艳明.
《电子签名法》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若干影响[J]
.档案学研究,2006(1):43-46.
被引量:12
6
常怡,王建.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EB/OL].(2007-05-08)[2009-09-06].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2875.
被引量:1
7
张西安.论电子证据的几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0-11-07(3).
被引量:1
8
电子证据的立法预测[EB/OL].(2006-01-13)[2009-09-06].http://www.jnxjy.gov.cn/lunwen/2006/1-13/181449-2.html.
被引量:1
9
[英]大卫·巴纳德著,袁兵等译.《英国民事诉讼法》,重庆:西南政法学院,1987.
被引量:1
10
王健.《电子时代机构核心信息资源管理--OA环境中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战略》,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谢小剑,李万权.
电子证据的收集程序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88-91.
被引量:3
2
姚强,刘燕琳.
网络聊天证据若干问题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6):93-95.
3
张秀丽.
基于电子证据认证视角下的电子文件管理[J]
.中国档案,2010(8):32-34.
被引量:6
4
张啸远.
浅谈电子证据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6):212-213.
5
夏立芳.
电子文件的特性与管理的认识[J]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34-36.
被引量:1
6
李文佳.
浅析电子文件法律地位认定的问题及对策[J]
.四川档案,2011(3):36-37.
7
刘洪,盛梅.
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障碍与对策[J]
.云南档案,2012(10):42-43.
8
崔起凡.
论民事诉讼中档案证据的运用[J]
.浙江档案,2016(10):14-17.
被引量:2
9
陈思佳,吴建华.
我国电子文件证据地位及效力保障研究[J]
.山西档案,2021(1):21-26.
被引量:9
10
李海涛,郭静.
面向单轨制改革的广东省电子文件证据法规政策探析[J]
.档案学通讯,2021(6):40-4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赵春雨,张云泉.
论电子证据的特点及其对取证的影响[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03-106.
被引量:9
2
王颖,王建兵,肖伟,吴玉龙.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性初探[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3):48-50.
被引量:1
3
梁成林.
电子证据保全研究[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1):136-137.
被引量:2
4
王小光,孙涛.
论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和应用[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6):26-30.
5
李泽锋.
电子文件可信管理关键问题分析[J]
.档案学研究,2012(6):52-55.
被引量:17
6
赵丽.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研究进展与方向[J]
.档案学研究,2013(6):50-56.
被引量:10
7
杨迪,叶鹏,黄敬林.
CA认证支撑下的电子文件可信服务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35(5):63-65.
被引量:7
8
祁天娇.
基于电子文件管理视角的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研究[J]
.档案与建设,2018,1(3):8-11.
被引量:9
9
黄睿.
关于法国电子文件立法发展的研究[J]
.档案管理,2018(5):26-27.
被引量:1
10
许晓彤,肖秋会.
电子文件与证据法学中相关概念的比较及其演化脉络分析[J]
.档案学通讯,2019,0(2):23-28.
被引量:7
1
郦懿清.
电子技术条件下的证据意识—兼论电子文件管理[J]
.天津档案,2002(4):26-28.
2
陈勇.
《电子签名法》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J]
.档案管理,2008(3):43-44.
被引量:4
3
连志英.
电子文件的证据价值[J]
.档案,2002(1):4-7.
被引量:2
4
黄志勇.
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立法工作[J]
.福建档案,2003(6):21-22.
5
陈竞亚.
《电子签名法》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J]
.中国档案,2005(4):24-25.
被引量:5
6
江宣.
检察机关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文件管理[J]
.南京档案,2002(4):38-40.
7
戴定丽.
原件概念的创新与电子文件的证据性[J]
.档案与建设,2002(7):23-25.
被引量:2
8
陈兵.
值得推广的社会管理创新 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制度与证据效力高层理论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
.浙江档案,2011(5):6-7.
9
吴雁平.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J]
.办公室业务,2003(3):43-44.
被引量:2
档案学研究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